我从小出生在江南水乡,一直到高中毕业又两年,总共生活了22年,尽管我离开家乡整整五十年了,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桥一水,总让我难以割舍、魂牵梦绕。
追忆的由头,是昨天,在凤凰网看到《苏州这座不收门票的水乡古镇古桥古塔相映成趣却游人稀少》,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那么就先说说文中提及的苏州市吴江区下辖的震泽古镇。=======================================
震泽古镇毗邻太湖之滨,自前唐开埠,南宋设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居吴头越尾、苏杭之间,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蚕丝之乡,也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柳亚子先生称之为“太湖湖水连天阔,中有灵区吴震泽”。
=======================================
先补充一点,我近距离接触震泽镇是1968年下半年,那时候吴江区是深圳市下属的一个县即“吴江县”。去震泽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生产队派工到震泽去运化肥。那时我们知青的脑海里,一个地方好不好,就看桑树多不多,桑树多则养蚕多,养蚕多则收入高、条件好。震泽运化肥回来,感觉到比我们坛坵(公社,也是个镇名)强得多,不仅桑树多,水陆交通便捷,京杭大运河贯通其中。而真正看清它的面目,则是在过后的两年中,队里出差到震泽,往往要在那里逗留些时间,就抽空到处逛逛,慢慢地熟悉了。
================================
傍水而居,人家尽枕河
进入震泽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禹迹桥和慈云寺塔,禹迹桥是一座单孔石拱结构的古桥。拱洞长跨,拱顶高耸,桥面宽广,气势不凡。而慈云寺塔相传始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历经沧桑,历代重修,仍翼角轻举,玲珑挺秀。古桥与古塔互为借景,相映成趣,透过桥洞,还可以欣赏到古镇沿河两岸的老建筑。
震泽古镇的规模虽然不算太大,但依河而建,水路相通,曲径通幽。清晨时分,静谧的古镇刚刚苏醒,老街上几乎没有游人,平静的頔塘河倒映出古朴典雅的沿岸建筑,像一副铺展开来的水墨画卷,这才是印象中的江南。
震泽古镇依水而建,因水而兴,一条古頔塘河横贯东西,两岸皆是临水而建的粉墙黛瓦,极具江南水乡风情。同样的水乡古镇风貌,不同的是震泽相比其他声名显赫的江南古镇来说,独独保留了一份幽静、淳朴的气息。
震泽味道,从街头小吃到饕餮盛宴
古镇的一天,从一碗红汤小面开始。
苏州人早餐喜欢吃面条,在震泽也一样,每天早上去心仪的面馆中吃上一碗浇头面,再开始悠闲的一天。宝塔街上的老街味道、老严卤菜馆,都是当地人推荐的美味面店,一碗银丝挂面,淋上红汤,配上自选的各种浇头,如大排、捆肉、爆鱼等等,面滑汤鲜、味道浓郁,这就是苏式面条的吃法。
===================================
对于当时的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古桥、古塔,也不是古朴典雅的沿岸建筑,更不是人迹稀少所谓的幽静。更多的是船来船往,人头济济,到处是吴侬软语的叫卖声、吆喝声,夹杂着临街小食铺的碗筷声,一派生气勃勃的生产、生活场景。那个年代,是要粮票的食品短缺时代,特别是前面提到的苏式面条,更是我的钟爱。苏州面条讲究汤水,因此每日吊汤都用鸡肉、猪肉、肉骨头、鳝骨做原料,加水煮透。有了好汤水,还要有细面,这样才能把汤吸进面里,味道就能吃出来。重油高汤,鲜醇清爽,面条有“筋道”,不结不粘,焖肉炖得“酥烂”,入口即化。苏式面条与四川面条、广东面条有很大的区别,既不辣味,也不清淡。苏式汤面像极了苏州人性格的缩影:精致内敛,不张扬,表面看简单平实,内地里却底蕴深厚,回味绵长。如果问我,对震泽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一碗红汤的苏式小面。
我爱吃苏式小面,在全国房地产经济师(员)统考命题老师中一时成为新闻。2005年夏天,命题组在南京集中,晚上集体命题结束已经十点多了,绝大部分老师是在附近填饱肚子解决,我却打个“的”,跑很远到城里,找面馆吃苏式面,回到驻地已经是十二点了,他们笑话我“打的化了二十多元,去吃十块钱的面!”有如寄费高于包裹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