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春节来临之际,为了活跃市民文化生活,咸阳博物院举办了以“镜花风月”为主题的铜镜精品展,集中展示出120余件各个时期的精美铜镜。2月2日,一大清早,本人专程前往参观——
咸阳博物院坐落在文庙内,这个展览位于文庙正殿中,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展出了战国至秦代、西汉至新莽、东汉至北朝、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等六个时期的代表性铜镜。通过展示铜镜发展演变的历史,让大家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
1、战国秦至秦代
战国秦至秦代(公元前350—前206年),中国社会处于剧烈变化的时代。青铜器占主导地位的礼乐制度逐渐衰落,日常生活用器得到很大的发展,铜镜的工艺和数量都大大超过前代。战国中期以后,咸阳成为秦都,这里出土了大量秦文化风格的铜镜。
这个时期的铜镜比较薄,桥形的钮背上铸有弦纹,纹饰追求繁缛,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云纹、羽状纹、蟠螭纹、山字纹、菱形纹、四叶纹等。这里展出的几件秦代的铜镜,采集于正阳乡红旗砖厂,应该出土于周围的秦墓之中。
2、西汉至新莽时期
西汉至新莽时期(公元前206—25年),国家逐渐走向统一,地域文化差异缩小,铜镜的风格也趋于一致。在“文景之治”以后,铜镜铸造业出现高潮,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数量增加,种类繁多。
在铜镜的背面,开始出现铭文,字体多样,内容丰富,包括吉祥语和神话等内容,以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图案配置。这里展出的铭文镜,为周陵乡卓刑村卓海峰上交,铭文内容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而象夫日月,心忽而忠,然雝塞而不泄。”
新莽时期(8 —23),继西汉王朝之后,由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极具特色,以“四神博局铭文”和“禽兽博局铭文”铜镜最具代表性,包括“内方”和“外圆”两部分铭文。“内方”铭文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外圆”大体铭文为“作佳镜成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放四海,寿如金石为国保。”
3、东汉至北朝时期
东汉时期(25—220),铜镜的纹饰受到画像砖的影响,图案以各类人物和动物为主,采用减地平雕和高浮雕表现,效果如同“剪影”一样。不注重细节,通过粗线条,展示古拙奔放的艺术风格。
三国至两晋时期(220—420),连年战乱,社会动荡,政治分裂割据,经济很不平衡。这个时期的铜镜延续了东汉晚期的风格,铸造工艺有所下降,纹饰简陋,体量缩小,胎质轻薄。
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304—589),北方战乱不止,南方相对安定,长江流域形成三个铸造铜镜的中心,分别为:绍兴、鄂城和苏州。与北方相比,南方的铜镜体量纤细,纹饰复杂,形象生动。
4、隋唐时期
隋代(581—618),虽然只有38年的历史,但是铜镜的铸造工艺发展到新的水平。这个时期的铜镜纹饰工整,多以四方配置,布局对称,疏密有致,浑然天成,以“十二生肖”图案最具代表性。
唐代(618—906),中国的铜镜艺术达到鼎盛时期,不仅继承汉魏时期的传统文化,而且吸收边疆民族的艺术成就,形成唐代铜镜独特的文化风格。铜镜体量巨大,纹饰清新优雅,题材以禽鸟、花草、人物故事等为主。
5、五代辽宋金元时期
进入晚唐和五代时期(827—960),盛世局面逐渐过去,铜镜纹饰趋于简化,体量也大大缩小了。内容以素面、凸弦纹和八卦纹等简单的图案为主,成为铜镜由盛转衰的过渡时期。
北宋时期(960—1127),与契丹对峙,铜原料缺乏,国家开始“禁铜”的政策,铜镜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个时期铸造的铜镜不仅体量轻薄,而且素面居多。同时,合金比例变化,铜镜大多泛黄。
金元时期(1115—1368),虽然由少数民族统治,但是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很大。铜镜的图案以神话故事为主,却弥漫着生活的气息,包括龙纹、鱼纹、人物故事纹、童子缠枝纹、海水行船纹、花卉纹、水月奔马纹等。
6、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1368—1911)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尾声,随着玻璃镜的广泛使用,铜镜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明清两代鼎盛之际,经济发达,文化昌盛,铜镜生产出现了“回光返照”的一个高潮。
这个时期的铜镜以铭文镜为主,出现了大量的四字吉祥语,以“五子登科”最具代表性。除了传统的圆形铜镜之外,还出现了椭圆形、云头形、莲花形、双菱形、双环形、耳瓶形、炉形、钟形、六角星形等形态各异的铜镜。
咸阳博物院馆藏文物丰富,因为展厅面积有限,所以大多没有展出。最近几年,这里没有举办过任何临时展览,绝大多数的文物都堆放在库房。这一次的铜镜展,让大家眼前一亮,咸阳博物院竟然也能举办这么精彩的临时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