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的作者亚伦·甘地是圣雄甘地的孙子,在他十二岁时,被父母送到塞瓦格拉姆——甘地的修道院。此后,他在祖父的羽翼下生活了两年,与祖父甘地朝夕相处,并跟随甘地会见重要领导人、到各地募捐,直到甘地于一九四八年遇刺。在这段时间里,亚伦·甘地从祖父身上学到了许多道理,并将其写下,遂成此书。
《愤怒是生命给你最好的礼物》从亚伦·甘地回忆小时候与祖父甘地相处的经历开始,每一章都包含了一个独特的教训,均代表圣雄甘地不同面向的人生哲理,包括如何理解愤怒、暴力、谎言、孤独、谦虚……引导读者诚实面对自己,跨过负面情绪。同时,本书也展示了亚伦·甘地在祖父的帮助下发现自我、成就自我的旅程。
愤怒怎么就是生命给我们的礼物呢?我们不是经常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吗?人在愤怒的情绪之下容易不理智,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甚至伤害人际关系。但是在这本书里,作者指出了愤怒之于我们的重要性,他给了这样一个比喻:愤怒之于我们正如汽油之于汽车——给我们动力,推动我们前行。愤怒能激励我们主动出击,做出改变,寻求正义。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的,不是每一种情绪都是完全负面的,愤怒这种被我们定义为负面的情绪也有对我们有利的一面。作者这样说也不是在给我们熬鸡汤,是有一定的经验才总结出来的道理。这本书的作者是亚伦甘地,是圣雄甘地之孙。圣雄甘地出身印度官宦家庭,19岁的时候去了英国学习法律,毕业后就去英联邦殖民地南非鼓动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了,反对种族歧视。后来又回到印度继续反对种族歧视,倡导非暴力理念,被称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还有一部电影就是《甘地传》,专门描述他史诗般传奇的一生,但是很多人只是通过影片来认识甘地,而今天这本书带你更近距离,从甘地之孙亚伦甘地的视角来了解甘地,看看这位民族英雄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一部分:
亚伦甘地说,身为印度人的后代,在种族意识极强的南非长大总免不了被人欺负,比如说被白人攻击不够白,被黑人嫌弃不够黑,他经常被白人、黑人轮番欺负。怎么办呢?他想着要为自己报仇,开始练习举重、锻炼身体,但是暴怒没有让他赢得尊重,反而牢骚满腹、复仇心切让他变得更弱。有一天他被人欺负了,哭着跑去向他的祖父圣雄甘地寻找说法,他的祖父告诉他,他在南非也遭受过歧视,当然也感到很愤懑,但是他知道报仇不能解决问题,仇恨是会蒙蔽人的双眼的,而以德报怨,用善良回应愤怒和仇恨,以怜悯对抗偏见和歧视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像是我们文化里说的,以柔克刚。但是怎么做呢?小小的亚伦甘地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圣雄甘地说,你可以试试写一些愤怒日记。每次在你怒不可遏的时候赶紧打住,想清楚是什么事什么人惹你生气了,你为什么反应会如此激烈?然后找到愤怒的根源,最后铲除它。就像甘地自己,曾经也很愤怒,但是后来却在平静地寻找南非和印度的变革之法。如何平息我们的怒火?我们要从心态上做出改变,就是接纳别人不同的观点。愤怒日记不是让你泄愤用的,而是给你理清引发冲突的原由,然后分析问题,找到一条和平解决争端的道路。
都说性格决定行为,决定我们的一生。还真是这样,如果圣雄甘地在南非受到欺负之后想着怎么复仇怎么报复回去赢得自己的尊严,或许他最后是一个很有名的恶棍,或许他又制造了下一场世界大战也未可知。但是他用平静之心化愤怒为力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良药,最终影响了很多人的价值观,造福的是万千百姓。
愤怒这种情绪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有资格使用,但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能让它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别人一激你你就用愤怒解决问题,这不是你的本事,是最无能的表现。学会控制自己的头脑,用爱和真理化解矛盾才是我们要实现的终极目的。那么如何控制我们的头脑,圣雄甘地告诉亚伦一个办法:找一个没有干扰的房间 ,坐下来,拿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比如一朵花,然后看着它,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它身上,持续一分钟或者更长,然后闭眼,看这朵花的影像能在你脑海中停留多长时间?刚开始可能很短,但是只要你反复练习就会维持更久。维持的久就说明你能排除外界的干扰,控制你的头脑。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亚纶一直都认为自己必须紧紧的跟着祖父的步伐,不能有一丝的偏离,哪怕他确定一加一等于二,但假如祖父说等于三,那么他就更改自己的答案。但对于这种不为自己考虑,不敢发声反抗不公的情况,祖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顺从自己的内心,绝不能任由他人的观点占领我们的思想高地,而不去思考这些观点与我们的观念是否相符,倘若你只是一味的去接受他人对于对错以及好坏的定义,而不去寻找自己认同的价值观,那么你就永远是为他人而活。后来,亚纶不再理会外人的闲言碎语,他 依旧仰慕祖父以及努力推动祖父奋斗终生的事业,但却不完全把祖父的话奉若圭臬,完全按照教条办事,而是学会了去思考,去发问,去将祖父的想法内化为自己的理念。
在祖父对亚纶的教育中还告诉亚纶,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寻找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完全消灭自己去变成其他人的信徒。认清自我价值不仅能让我们更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取得成功,还能让我们在无关他人身份地位的前提下,更好的认同以及尊重周围人的价值。就像祖父甘地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个自己的天赋才能,有些人可能有掌握八国语言的天赋,有些人可能有造火箭的天赋等,事实上,关于这些才能我们并没有真正拥有它们,我们只是暂时保管它们而已,现在它们于我们来说是身外之物,而当我们用这些才能天赋来帮助别人,为社会做贡献时,它才会成为我们的价值。
在这本书里,圣雄甘地不仅教会了亚纶也教会了我们,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取悦别人的,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倘若我们永远都是随波逐流去附和他人的想法,那么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和人生。我们在选择每一条前行的道路时,都不能完全听从他人的意见,我们要为自己负责,不要让未来的遗憾和后悔去为那些每一个不敢开口的瞬间买单。
第二部分:
对于亚纶来说,和祖父在静修院生活的那段日子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非常浓墨重彩的一笔,祖父用淳淳教导循循善诱,用言传身教给他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让他再后来的人生中受益匪浅。祖父的教育观与多数人不同,他认为孩子从身边人的品格和榜样中学到的东西比课本中多的多,所以老师对自己应该跟对学生一样严格,父母和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当时在静修院的附近住着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六岁的儿子尼采,尼采刚刚看完医生,医生让他少吃糖,但是他很喜欢吃糖经常会偷偷吃,所以病情越来越重,于是他的父母带她过来希望祖父帮忙说服一下尼采不要再吃糖了。但祖父说让他们两周后再来吧,但是在两周后与祖父交谈之后,尼采确实不再吃糖了,尼采的母亲很震惊,祖父说那是因为我在劝他放弃吃糖之前,我必须自己先这样做,我先放弃了吃糖,所以问他能不能像自己一样。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值得如今很多家长学习,很多家长都在拼命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让孩子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自己却捧着手机不放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的却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做到,孩子当然不肯了。所以在要求孩子做到不要说谎以及不要贪婪时,父母们首先就要做到这一点。
估计没有谁能很坦然的说自己长到这么大都没有撒过谎吧,在很多的时候,说谎总被我们看作是快速脱身或者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我们总是告诉自己,这没什么的,我们总能找到很多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去欺骗自己去做那些本来不该做的事,之后还安慰自己说没关系。一切谎言其实都是自欺欺人。
在小时候,我们就经常听到大人们说“说谎的不是好孩子”。父母要求孩子不要说谎,但自己却会因为敷衍孩子而任由自己说谎。就比如在打针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很害怕,会问父母说疼不疼,很多父母就会说,不疼的一会就好了,但是到底疼不疼孩子们自己是亲身感受到的,如此一来孩子们就会亦步亦趋,也开始用谎言来面对一些不想回答的提问。其实想不撒谎真的很难,因为我们都不想去面对和承认自己的欲望,所以我们偶尔会撒个谎,但我们要及时幡然醒悟,鼓起勇气说出深藏内心的真相。否则当你制造出第一个谎言之后,你就需要用更多的谎言去掩饰它,久而久之,这个谎言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到谎言被揭穿,而你从此不被大家信任。撒谎以及逃避真相属于人之常情,但只要你即使坦白错误并且承诺永不再犯或许你会重新获得他人的信任。
除了说谎,祖父也在用着自己的行为教育着亚纶不要贪婪,贪婪会造成更多的麻烦。在某天放学的路上,亚纶看到一家商店里面摆着许多崭新的铅笔,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只剩一小截的铅笔头,思考了一会决定扔了自己的铅笔头让祖父给自己买一个新的。其实这算不上一件大事,许多小孩也经常这么做,即使拥有许多玩具但看到新的玩具依旧会让父母给自己买新的,而许多父母由于太过疼爱孩子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买什么都给买。但祖父却不是这样的家长,祖父先询问说我记得你有一只铅笔为什么想买新的,在得知被扔了之后很不可思议并且要求亚纶拿着手电筒大晚上出去找回来。在找回铅笔之后,祖父说浪费任何东西都不仅仅是坏习惯而已,浪费是对世界的无视和对自然的暴力。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人连一只铅笔都买不起,而能买得起的人却铺张浪费,我们消耗的资源越多,留给他们的资源就越少。一席话让人不禁一下就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新闻报道,经过研究报告可知,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吨左右,相当于四千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这个数字让许多人感到非常震惊。我国崇尚民以食为天,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也一直让中国人深感骄傲,人们喜欢品尝食物,于是点很多菜而每道菜只尝几口,我们津津乐道于自己尝过的美食之多,却下意识忽略那大多数被浪费的饭菜。中国在历史上曾多次经历饥荒,所以以前的人很珍惜食物,但由于现在粮食产量很高,所以人们就忽略饿肚子的事情,开始不珍惜粮食,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食物浪费带来的不仅是显而易见的经济损失,还有一定的环境代价和淡水,土地等资源损耗,作为地球的命运共同体,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减少食物浪费。我们现在多消耗一吨的资源,我们的后代就少了一吨的资源,希望后辈可以享受前人杜绝浪费资源带来的幸福美好生活吧。
第三部分:非暴力法则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暴力,战争和群族之间相互攻击。暴力夺走了无数条性命,还有更多人遭受着偏见和仇恨的虐待,就像荒唐的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给那些受到偏见的人带去了很大的痛苦。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白人母亲在带着儿子回家的路上,坐上了一位由黑人开车的出租车,在车上,小男孩好奇的问着妈妈为什么司机叔叔的皮肤颜色和我们不一样呀,接下来这位白人母亲给出了一个让我至今不能忘怀的回答,她说,是因为上帝为了让这个世界五彩缤纷,所以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后来,到了目的地,司机坚持不收钱,他说,小时候我也问过母亲一样的问题,但他说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他也像你一样回答,我或许今天会有不一样的成就。事实上在很多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他们是黑人,比我们低一等的种族,他们生来就是给我们服务的这样的话。确实,有许多人在面对难民,穷人,异族人时总是不能做到理解和包容,眼里心里充满了偏见,自认为自己很高贵,对对方羞辱谩骂,但是这都不是最让人痛心的,最让人心痛的是许多受到偏见的人接受了这种偏见和不公,他们自认倒霉于是浑浑噩噩过完一生。而甘地说,那些受到偏见的人要看清世界的不公平和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