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71)《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文/书山花开

❂原诗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142】

伏羲神农离我们过于久远,满世界少有朴素纯真。

曾有那位匆忙奔波的鲁国老者,要将这破败的社会弥补,重建真淳。

太平时代虽然没有随凤鸟降临,礼与乐却暂时有所更新。

洙泗之滨再听不到微言大义,战乱不已,迎来了疯狂的暴秦。

诗与书有什么罪过,一时间被烧成灰尘。

汉初几位老者勤勤恳恳。为使经书流传煞费苦心。

为什么汉亡之后,再无人肯亲近六经。

许多人驾着车终日奔竞,不见有人肯去问津。

如若再不痛快地饮酒,岂不辜负了漉酒的头巾!

只怪我的言谈多有谬误,诸位也当原谅我这醉人。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148】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酒巾。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46】

羲农之世离我们已经非常久远,淳朴的古风到如今早荡然无存。

孜孜以求的鲁国孔老夫子,力挽颓风想让它复归淳正。

尽管凤鸟不至清明的政治难遇,礼乐教化却暂时焕然一新。

讲坛上的微言大义随着孔夫子的死去而告中止,历史的长河汪洋泛滥流逝到暴虐的赢秦。

《诗》《书》古籍又有什么罪过?要时间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幸亏有汉初的几位遗老,不老迈勤奋地追述六经古训。

为什么汉代后独尊儒学的传统中断,到今天众儒生崇尚老庄而疏远儒经?

读书人不读书成天驱车逐名利,治国救民的大道上没有象孔子那样的人奔走问津。

世事如此若不及时痛饮酒,对不住头上这块好滤酒的儒生巾。

只恨我常醉酒酒后言行多谬误,还希望先生您包涵我这醉乡人。

❂解释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141】

本章着眼于历史的全过程,叙道义传统至当代而破败,归结到醉酒的原因所在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147】

这首诗以历史的思考为基础,慨叹眼前世风日下,而思慕远古伏羲,神农时的真朴之风,表现了诗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45】

作者景仰上古淳真风气,希望浑浊的时尚能返朴还真。他推崇六经教化人民的功能,但当时负有教化责任的读书人,一心追逐名利,自己又无能改变这种状况,只得借酒抒怀解忧。虽然诗中反映的作者的历史观多有可议,但提出了醉酒的抗争方式。作者指出:酣醉才能清醒,才敢大胆地直斥时弊而不辜负头上的儒巾;只有承认酒后失言,才能取得人们的谅解和避害远祸。“但恨多谬误”一句反语,表现了他反对浑浊时尚的意志。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p130】

在这最后一首诗里,诗人以极为沉痛的心情,叹息着历史的变化和现实的变化,既表达了他对远古伏羲、神农时代淳朴之风的向往之意,又抒发了自己对如今世风日下的忧愤之情。前十二句追述历史,先写伏羲、神农已逝,风俗不淳;次写经孔夫子弥缝补救,风俗又新;接写狂秦逞暴,焚毁诗书;再写汉代诸儒,悉心传经。诗人边叙边议,旨在感叹先圣不返,世风日下。中四句写魏晋以来,世俗之辈为名利而奔走,六经无人亲近,受到冷落;与前所叙汉儒汲汲于六经,适成鲜明对照。最后四句写自已饮酒遣愤。此诗从远古写到当世,上下几千年,但依时写来,井然有序。所论人物,圣贤俗人,纷至来,但笔端有情,褒贬得当。在谈到自己时,则采取了避直取曲,以虚作实的手法,不说己之好,只言人之不好,不露隐衷,意在言外。

【《中国诗苑精华 陶渊明卷》,p123】

本篇是《饮酒》诗的最后一首,亦是组诗之总结。诗中赞美孔子和汉儒于乱世通过修缮六经移风易俗,无情地讽刺、批判了当时世风的虚伪欺诈和仕途的污浊,并说明了自已退隐纵饮的原因正在子个人无力扭转和改变颓败的社会风气和黑暗现实。全诗写得似醉似醒,亦真亦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清人李光地对陶诗极为推重,他阐释此诗道:“元亮诗有杜、韩不到处,其语气似未说明,义蕴已包涵在内,如‘羲皇去我久’一首,识见超出寻常。自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于亡而大义乖,老庄之学,果兆焚坑之祸,不知诗书所以明民,非恩民也,何罪而至此!汉之伏生,殷勤辛苦,存此六籍,如何至今又不以此为事,终日驰驱于名利之场,不见有问津于此者。下遂接饮酒上说,其接酒说者,彼何等时,元亮尚敢讲学立教自标榜耶!‘但恨’二句,又谦谓吾之行事,谬误于诗书礼乐者,麴蘖之托,而昏冥之逃,非得已也。谢灵运、鲍明远之徒,稍见才华,无一免者,可以观矣。”(清陶澍《靖节先生集》卷三引)

【《陶渊明诗文鉴赏辞典》,p122】

读陶渊明诗,想见其为人,其性情之真而且正,比较容易体认,其思想境界之深沉,则须细心了解。《饮酒》第二十首“羲农去我久”,即是了解渊明思想之一重要作品。此诗可以当作渊明的一部中国学术文化史读,但是其终极关怀,则在于现实社会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羲谓伏羲,农谓神农,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古人以上古社会作为一种政治理想。起笔感叹羲农时代离开自己已经很久远,整个社会很少再有淳真之风尚。起笔从上古一笔写至现在,其重点,是“我”所处之“世”。读者当着眼于此。“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汲汲,勤貌。鲁中叟,指孔子。孔子是春秋鲁国人。弥缝,谓补救、挽救。孔子勤锄一生,为的是挽救世道人心,返之淳正。淳字与上文真字同义,皆指道德风尚。或以为渊明诗喜用真字,故渊明为一道家。其实并不那么简单。此诗即用真字,而全幅赞叹儒家。可见儒道二家学说,在渊明心中乃是会归一致的。“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凤鸟,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传说以风鸟到来为“圣人受命”、天下太平之象征。《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知道之不行,遂归鲁,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序《易传》,以教弟子。诗言孔子虽然未能使天下太平,但是整理弘扬《诗》《书》礼乐,却使传统文化焕然一新。以上四句,赞叹孔子平生精神与文化业绩,景仰之情,溢于言表。“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洙泗,即洗、泗二水,流经鲁国,沫泗之间,是孔子设教之地。微响犹微言,精微要吵之言,指孔子的学说。《汉书·艺文志》云:“昔伸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此二句诗言,孔子师弟子相继去世,世间已不闻微言大义,岁月流逝如水,遂至于暴秦时代。漂流二字下得好,可以玩味。就字面言,是承洙泗二水而来,就意蕴言,则暗寓“滔滔者天下皆是”(《论语·微子》)之意。从孔子所处之春秋至于秦代,中间经历的是战国时代。漂流二字,正指战国。狂之一字,论定秦朝。渊明下笔若不经意,实则极有分寸。“《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此言秦代之文化浩劫。《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实行李斯之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默为城旦。”《诗》《书》何罪,文化何罪?竟一旦焚之为灰。此二句诗可谓一针见血,揭穿秦始皇专制主义反文化之本质。在渊明之心目中,以《诗》《书》为代表的学术文化,实与暴政格格不入。“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此二句,写到秦汉之际的儒家学者。区区犹拳拳,忠诚勤恳貌。《史记·儒林列传》载,秦末,儒家学者曾冒着生命危险保存《诗》《书》典籍,并且参加了推翻暴秦统治的陈涉起义军。汉兴,幸存的儒家学者皆垂垂老矣,又努力传授儒家典籍。譬如济南伏生研治《尚书》,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汉兴,以教于齐鲁间,汉文帝命晁错往受之。时伏生已九十余岁。此二句诗,是对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护惜、传授文化典籍的热情唱叹。“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绝世下,指的是汉世以后的三国、两晋,一笔遂写回东晋现实。六籍即六经,儒家群经。晋人干宝《晋纪总论》云:“学者以老庄为师,而黜六经。”此二句诗慨叹当世学风,无人亲近六经。干宝所记,正可印证。“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问津,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桀溺是春秋时代的隐士。津指渡口。此二句诗,勾画出当世士人终日驰车奔走、竞相争逐名利之丑态,悲慨时无如孔子师弟子那种有志于世道人心者。《晋书·王雅传》载:“以雅为太子太傅,时王悔儿婚,宾客车骑甚众,会闻雅拜少傅,回诣雅者过半。时风俗颓弊,无复廉耻。”渊明所指斥的,正是当时这种无耻之世风。以上四句,感愤当世之学风、世风,遂回应起笔“举世少复真”。世风浇漓如此,“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宋书·陶潜传》载,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诗盖自用其事。如果再不痛饮,真是白白辜负了头上这葛巾。此是故作醉语。结笔顺此云:“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我亦自恨谬误甚多,不过,世人亦当恕我醉人。上文感愤现实,皆庄语,结笔醉语自解,出之以谐语。这里透露出当时政治社会之黑暗。清李光地《榕村诗选》说得不错:“曲蘖之托,而昏冥之逃,非得已也。谢灵运、鲍明远之徒,稍见才华,无一免者,可以观矣。”

渊明此诗对历史文化心诵默念,作全幅体认,其终极关怀则是现实社会。如诗所示,渊明观察历史、现实,乃将学术文化与世道人心密切连系。“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的晋代世风,与“六籍无一亲”的学风相连系。“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此言汉代学风。而汉代之盛,则不言而喻。秦代呢,“《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而秦之短命,亦不言而喻。渊明深于传统思想文化,故其观察历史现实,作如是观。对于渊明此诗,可以见仁见智。但是,了解渊明思想情感,此诗为一重要作品,则无庸置疑。渊明关心社会现实之情怀,亦应当肯定。

此诗可以说是以议论为诗。唯诗人渊明情感深挚,感愤深沉,故虽议论,而不失诗之体性。诗中赞仰唱叹,低徊流连之致,发抒悲慨,而又亦庄亦谐,亦足可回翔玩味。中国诗歌重比兴,但亦兼重赋笔,甚至议论。此中国诗歌之所以成就其大,读渊明诗,以至杜甫诗、宋人诗,当知乎此。(邓小军)

【金融鼎《陶渊明集注新修》,p152】

苏轼《东坡题跋》卷二:陶诗云:“但恐多谬误,君当恕醉人。”此未醉时说也,若已醉,何暇忧误哉?然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此最名言。

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三:(“弥缝”句)“弥缝”二字,道尽孔氏苦心。决裂多端,补绽费心。(“区区”二句)“区区”二字有斟酌,是固不敢与孔子并,然用力亦劳矣。(“终日”二句)代张迷途,不知以六籍为津梁。(“但恐”二句)独饮之身,倩谁相恕,当令鲁中叟诸老翁一鉴亮耳。“多谬误”是全首原委,“少复真”则无往而非谬误矣。羲农之后,得孔子删定六经而不谬误;秦火之后,得诸老翁伏生等口传笔注,专门讲求,又再救谬误。迄于今无人矣。既不亲六经,终日奔走世俗,夫复何为?不如饮酒,免自孤负而已。然而一味快饮,遂真不负头上巾乎?其为谬误也多矣!此恨何极,但当以醉人恕乎?自责自解,意最曲折。

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此首收束二十篇,而末二句又收足题面,章法完整,蒙上言仕归饮酒不得已也。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070)《饮酒二十首》(其十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10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08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71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75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7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5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48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86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7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5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1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84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74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12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4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