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校长说:“与其每天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试图掌控孩子成长的每一秒钟,做父母的不如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很多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便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很多,孩子却不买账。这是因为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很难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孩子也因此缺乏向上的动力。
孩子最有可能的成长方式,就是复制现在的父母。
今日感悟:
教育,就是先自管,而后管子。只有我们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感触最深的是与其掌控孩子的时间,做父母的不如先把自己做好!静下心来深思,深感为盼。愿我们做父母的永远能记住这句话,并去执行它。
那怎么去执行呢,不妨来听听我的故事,或许你能从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我会从怀孕前、恢复中和在此时,三部分来聊聊我在这方面走过的路~
在我大学毕业后,直到怀孕之前,我其实很快被现实打磨,加上自己的惰性本能,我已经没有再去学习的意识,而且很满足当下的生活,却依然还是会抱怨工资低、工作累,却依然原地踏步,没任何行动。
直到我知道自己即将为人母,需要去抚养孩子的时候,我意识到我需要给他更好的生活,这时候我开始去鞭策我的爱人,孩子他爸,一个劲儿去催甚至“逼”他去学习、加薪,那时候的我完全就像疯子一样,要知道“智者一切求自我,愚者一切求他人”。自己不想动,何谈去影响别人或者让别人改变。
很幸运的是,我选择了《小步在家早教》之后,通过里面的课程深刻意识到我自己做表率的重要性,我开始从给自己规划开始。我自己去学习相关育儿知识,自己去看书。慢慢开始带着我的孩子一起看绘本,唱儿歌。现在的我们每天除了玩耍,还会看绘本,听儿歌。别人一看到我家孩子就会说看着就又灵气,聪明。确实孩子也会想办法去处理事情。
这种亲子同修的感觉简直不要太好。我现在很享受这种状态,因为我喜欢这样努力的彼此,加油(ง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