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看了《狗十三》
是一个一点也不狗血,不煽情,不励志,不伤感,没有戏剧性情节的电影。
平和却又震撼。
这种力量与回响比重复的批判更有冲击力。
上映以来各种公众人物,公号推荐,大部分反响很好,抵住了漫威电影的压力,在大浪潮的电影下,没有输得很难看,打出了小众电影的一片天。
这是一部最不怕剧透的电影,看简介,看预告先导片,很快就能明白电影讲的什么情节,无非就是青春片那些事,但你还是会去看,不管是去影院还是等视频app上架。
这也是一部最怕剧透的电影,所有人在人生开始的开始都会觉得自己是被命运pick的那一个,天之骄子般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是不同的。而人生,就是不断的从与众不同认识到没有什么不同。你的青春从来都不是个例。在这部影片里,请选择性失物招领你的青春。」
❤️
女主是个表面柔弱的姑娘,剧情是由一个个生活小细节组成的,小到包括:总是发出鸟叫声的邻居,爷爷奶奶的溺爱,爸爸生意伙伴的酒席,新降生的小弟弟,亲妈的关心,爸爸的“收拾”,堂姐的早恋又失恋,男孩子的追求,女孩子对身体发育的认识,一次磕磕绊绊的英文演讲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那条狗——爱因斯坦。
❤️
和片名《狗十三》相称(虽然导演的实质意思不是这个,也因此被禁5年)一个13岁女孩的故事,没有车祸,没有失忆,没有堕胎,没有什么都没有。不是年级第一的学霸,不是学校的校花,也不是每天抽烟喝酒早恋的问题学生。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太普通了,太平凡了,额头上顶着几颗清晰可见的痘痘,带着牙套,有点偏科但在努力学英语,喜欢关在自己的房间听摇滚,喜欢晚上吃煮面。非常不完美、不鲜明地人设,不完美到觉得像是看到了半个自己。
❤️
“长大了你就不恨我了”“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电影里这些话简直熟悉的像是被我录音的,如果不是看电影,我差点以为我忘了,爸爸和我说过像影片一样的话。小时候的自己从那时起,就在等着,在等我自己长大的那天,急切得想到那天验证一下是不是真的不会恨了。
我是被打出来的,或者说是被“收拾”出来的,方式和电影里出奇的一致。残存的记忆力里只记得小学的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屁股是青紫色的,还奶声奶气得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的屁股有颜色?”。打完了躲在厕所里大哭,躲在楼道里大哭,哭好了再出去,父母也会出奇一致得把身心狼狈,眼睛红肿,面无表情的我搂在怀里,温声细语地跟我道歉,给我倒下一杯热水,说着是为了我好的话,对,还有就是这句“长大了你就懂了”“长大了你就不恨我了”发誓过再也不要和爸妈说话,发誓过以后要离他们远远的。
但是,真的长大了就会觉得小时候所谓的“恨”太过潦草和苍白,以至于都不屑于记住,也不会想恨不恨的事情了。
❤️
爸爸因为酒席应酬,错过了女儿天文展的时间,在一个13岁女孩眼里,一桌油腻中年人互相奉承巴结是个多么恶心的画面我知道。女儿被爸爸逼着去敬酒,敬商业伙伴,敬长辈。敬酒在成人世界里是多么平常的事情啊,但在一个13岁女孩心理是多么排斥我知道,因为这也是我。当我不再讨厌酒席的时候,当我也觉得敬酒平常且必要的时候,当我也站在父母的视角看到女主多么的作,多么的不懂事的时候,当我已经了解父母的心理的时候。当我…当我长成了大人,好像…也成了和父母一样的大人。
❤️
磕磕绊绊的英文演讲。我曾以为电影里的女主都自带光环。参加比赛的时候,要不就是学霸级别流利地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要不就是阴差阳错因为参加比赛获得高富帅的倾慕,要不就是虽然经受莫大困难与挫折也要坚持完成比赛的楚雨荨。
李玩不是。像很多普通的女孩一样,没有准备好,紧张的大脑空白,稿子没有背下来,磕磕绊绊,不停的看稿子。主持人问她要不要继续,否则会被判弃权。能有什么办法呢?她看着台下冷漠的评委,看着专门过来看她出息一次的爸爸,看着议论纷纷的各种同学,她还是走回去了,讲不下去了,除了弃权能怎么办呢。这就是现实,是生活,没有玛丽苏,没有打鸡血。真实且平静,像是坦然地面对死亡的前线战士。
❤️
电影最后一幕是她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在学溜冰,他哭着喊着,说“我还是不会滑”“我做不到”“我害怕扶我一下”,教练只是在旁边用近乎温柔却透着冷漠的语气说“来自己站起来,你可以的,自己站起来一次”,弟弟一次次摔倒又爬起来,又摔倒又爬起来。很多人觉得他可怜无助,刚到椅子的身高,就被送到溜冰场学溜冰。
我本能的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玛蒂尔达和里昂的对话。
玛蒂尔达:“人生总是那么艰难吗?还是这有小的时候是这样?”
里昂:“总是如此。”
我小时候也是被这样扔到了游泳馆里,让我这个极度恐水的孩子学游泳,2.1米的室内游泳馆,每走到一个水边,都觉得眼前的水更深了一米,没有认识的人,父母不可以进来,只有教练,可能会因为你不敢下水,随时踹你下去的教练,因为他们知道你背上背着浮漂,不会有问题的。第一次下水,浑身都在发抖,教练冷漠的说“你去另外一个班吧”手指着对面“那个小班。”我每天都掰着手指算日子,算还有几天就可以结束培训,数着游泳馆唯一一个钟表的时间,数着还有几分钟就可以下课离馆。当然不会意识到父母给自己报培训花了多少报钱,钱会不会打水漂,这些轮不上我关心,只知道每天都被恐惧压到快窒息。嘴唇被水里的消毒液泡的白紫,2米的水总让我害怕,害怕下去不知道该干嘛的真空感,害怕下去脚够不到地面的无助感,害怕水漫过胸前的胸闷感。因为害怕所以拒绝学习,教练让排队下水,我每次都在快轮到自己的时候偷偷再跑到队伍最后一个。直到最后两天,有个老爷爷教练,坐在边边,走过来很慈祥的说“想不想学点好玩的呀,爷爷教你点好玩的东西好不好。”天真的我还真以为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原来还是游泳,不过老爷爷是教练里的清流,和蔼可亲,不会踹人耸人骂人,终于我在最后两天战战兢兢的学会了。
学会了也就觉得没什么了。
❤️
电影里弟弟的最后一幕像是一场毫无止境的轮回,姐姐李玩从小长到大,最后真的“长大了”或者说“妥协了”,隐忍克制,不再企图反抗,就算最后笑着吃下了叔叔给她点的狗肉。而弟弟就像当初的李玩,刚刚进入人生的怪圈,也要走一场同样的轮回,同样的成长。即使在家里是宝贝是祖宗是霸王,到外面依然还是要自己成长,跌了再爬起来,站起来又跌倒,没有人再去扶他,所有需要经受的成长过程一帧都不会少,所有要经历的苦难一点也不会少。没有办法,都是这么过来的,像每个朝代的更新迭代,所有的一切都要经历。
❤️
据说看不懂的人是幸福的。
大概看懂了就已经长大了。
❤️
最后的最后,黑色的帷幕下打出了一排小字“本片抵制所有虐狗行为,致敬所有爱狗人士。”
据了解,这部电影已经被禁了5年。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被禁5年后又能被重新播出的幌子。
海报的名字不是《狗十三》是《狗13》
爱狗,只是个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