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荒了很久,今天咋吧咋吧瞎砌点东西,就是想到什么就往上蹭点,兼带顺拐时兴的装得自己很潮,看了就笑笑别往心里去:
刚刚吃晚饭,清蒸了三条子梅鱼加点醋,全家人都爱吃这样的,吃饭的有妈妈我弟弟,弟弟超爱,奔来饭桌就是说:“鱼我和姐姐一人一条加一半。”我当即听了拉下脸来:“还有妈妈,一人一条。”
按理来说我弟弟也并没有什么错,家里的小孩,只我和他两个,没旁的客人亲戚,我在外面念书的时候他也是独占菜碟的,怪他没有道理,我自己也是没有立场,他出生前我算独苗,占尽了独一头的好处,如今他愿意同我分享还应算他大肚
(画外:翻回来看这段发现是超中二的阶级论,诸君别笑,我还小)但我开始很难接受这样的教育观,小孩仿佛凌驾了父母变成了上一层的阶级,弟弟认同我却没办法认同到别人(而我自己也是在这样的同级认同里长大的,想想真可怕),我享受父母带给我的一切优渥的环境,他们也在以自古以来的慈恩形象照顾我们长大,把自己爱吃的爱玩的给我们,然后我寻迹写各种日记来歌颂恩情(实话实说,我第一次写父亲节母亲节作文时啥都不懂,只是在排列一些千篇一律花里胡哨的比喻句而已),读过很出名的“妈妈爱吃鱼头”的模范作文,然后开始模仿着这样写,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感恩也才是高中的事情,那么,我在意识到之前到底在做些什么?做出感恩的样子来迎合家长的牺牲(自私)?来使这牺牲有意义,然后持续下去??(突然有点不敢写,感觉越写越觉得自己恐怖)或者说,自私这种生来本有的情绪在帮助我更顺利的活下去??
【上面这段大家就看看,举得是我的例子,讲得太不近人情】️
讲得有点严重…开始往轻了讲:我曾经认为家长的付出理所当然,但为了掩饰这种想法我开始写那些感恩父母的文章
【emmmmmm…还是有点不近人情】️
再轻了讲:也不是没有意识到“恩”的时候,初蒙未开化不经世事啥都不懂
【开始为自己名誉辩解】️
小时候良心发现(一时兴起)把冰淇淋递到妈妈面前给她吃,妈妈第一反应都是强烈拒绝,说自己不吃这些,现在还是这样嘴硬的臭毛病:对我弟说自己爱吃鱼骨头(翻版“鱼头”梗)
【开始转移对象】️
我爸妈还是有一定的古板度:最好的给孩子,自己要装作啥都不爱。这样的臭毛病现在在我面前软化,在我弟面前依旧坚挺!
所以可以说,开篇一例形成的因素一部分来源于自身一部分来源于父母的观念(“体制内'包庇'自己的批判”)
把自己作为第❸批来看,爸妈是第❷批,爷奶是第❶批
据不完全不可靠的面对面第❷批口述,❶对❷感觉上来说在那个年代是上对下,小孩作为消耗食物毫无劳动力还动不动添乱的必需品要想尽办法“压榨”剩余劳动力价值(咧嘴)
而据单方面单份取样材料(我!)口述,❶❷对❸就有下对上之嫌疑,意图嘛我至今还没琢磨出来(大❤️概❤️就❤️是❤️爱❤️吧)
我算很没榜样的姐姐,爸妈我其他亲戚加起来算我对弟弟最严,严归严,严了又没耐力教导他是我最大的坏处,远远比不上我爸妈付出大,这一点还是很复杂难受,唉…小叹一口气…
反正我不管,我以后有小孩的话必须平级平级!!!他有鸡腿吃我必须也要有鸡腿!!!子梅鱼也要一人一条!!!不管不管!!!或者说他自觉地多给我一点也不介意!!!(啊哈~自私の我)
【咳,回归正经】到现在也算读过很多关于教育的文章,基本都讲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挚友样的最好,我想了想,我不能再要求我爸妈更多,我只能要求我自己再多一点了!
【本来是要严肃地谈一谈伦理关系,走偏成搞笑风我也很无奈啊~~~~当我讲饭后笑话呗,不过鱼头确实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