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而自知说起来容易,落实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
要做到自知就一定要避免自负和自大,不能凭着自己的小聪明,无视一切、肆意妄为;自知就一定要远离浅薄和无知,最忌浅尝则止、一知半解、不懂装懂;自知就绝不能像皇帝的新装那样自欺欺人、自我陶醉;自知就不能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得意忘形;自知绝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要能够跳出自己的小圈子。
自知需要有一颗坦诚平常的心,要以正确的态度审视自己、评判自己。自知,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能看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自知的人要学会照镜子,自己认识自己的所有,好的和不好的,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优点和缺点……能够看清自己,也能够懂得他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吾身,就是让我们更好的自我认识,能够对自己每天做的事情进行复盘,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哪里需要改进?以后怎样才能做的更好?是的,"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如果犯了错,不改正,才是真正的错误,如果犯了错,能够及时改正并纠错,那么就不算是真正的错,因为在错误中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从而得到更快速的成长。
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写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将其奉为“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可想而知,自知之名,对人生很重要。
自知是自己对自己的透彻分析,自知是自己与自己灵魂的对话,自知是自己与自己的坦诚相对,自知没有伪装,没有虚伪,也没有自欺欺人,而是自我的真实暴露,做最真实的自己,其实就是最好的自知。
其实我们看不清自己的原因就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生中。”要想自己能够对自己有自知之明,还是得让自己跳出自己固有的小圈子,站在一个新高度,一个新的的立场和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
自知就是自己了解自己的情况,自知是自己对自己的正确客观的估计,自知之名,就是自己照镜子,自己看自己,能够全然接受自己的所有,能够接受自己的一切,并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一切。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鬼谷子说:“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自知是一个重要的品质,自知才能更好地知人,就让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你我在自知的路上能够走得更稳,走得更好,能够在自己的小世界活明白、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