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分两种:其一是关于房地产的事情,其二是关于房间的事,到底哪个房事更重要,则是因人而异。选择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近期一直在为众多购房者服务,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按照鲁迅先生十景病的说法,我也将这些特点总结成十大禁忌,供大家参考。
禁忌一:光想光说,就是不看
在深圳坐滴滴车,听司机最爱聊的就是,以前也想过在南山买房,说当时这里都没人,然后指着这些高楼大厦说,这里原来这里也就四千多,现在八万多。我问,那你以前去看过这些房子吗?他说,又不在这里安家,去看什么呀?看了也不会买。其实,关于买房这件事,还真不是这个道理,房子是只有去看了才会想买的,当你走进一个房子里,你才会把这里想象成一个家,才会形成最基本的购房冲动,才会可能去评估一个房子适不适合自己。身边买房的人群当中,或者接触过的很多客户中,其实很大一部分的购房行为是具有一定偶然性和冲动性的。我聊过的很多深圳早起购房者,基本属于感性认知,觉得买得起就买,就不用租房子。所以,房子不去看,基本就和房事无缘。
禁忌二:货比百家,挑肥拣瘦
我2015年认识一个个体户老板,来深圳经商多年,因为知道我的房地产方面的经历,就和我聊他的买房史,他说他从08年就开始看房,然后如数家珍,把他家这个片区不断开发的楼盘不断说了一个遍,也数落了个遍,反正每个楼盘都能说出一大堆问题来。有些楼盘觉得不错的,过一段时间过去再看的时候,发现调价了,心里不舒服,也没买。反正总是有各种原因没有买房。直到2015年,终于没办法,还是买了,是他那个片区最便宜的楼盘,他说,没办法,孩子这么大了,再不买,就买不起了。挑来挑去,最后是没的挑的时候,才逼迫自己去买,这也是很神奇的事情。前几天路过他公司,进去喝了一杯茶,说现在楼盘下面突然规划了一个地铁口,马上开工,现在房价涨了好多。也没想到,最后没的挑的房子,也会有这样的意外收获,也是很神奇的事情。这个世界没有一模一样的两套房,每一小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配套,每一套房也有自己独特的楼层和朝向,至于会选择到一套什么样的房子,我觉得,只要能在自己的购买力范围内,能满足自己大部分的刚性需求,就是合适的,如果第一次出去看楼盘就遇见了,那为什么还要去外面转几个月后再回来呢?这样最得不偿失,因为按照房地产的营销策略,一般都是低开高走,前面会故意将价格做低,慢慢的提升价格,满足那些追涨购买客户的内心需求。
禁忌三:有一个人说不好的房子,就不是好房子
关于一个人没有买房的故事,听的比较多的版本就是,当时因为听我朋友说这里离商场太远不好,这里太偏不好,这里太吵不好,这里路太烂不好,这里到市中心太远不好。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不好的理由。其实,我们做地产营销出身的,都会做一个SWOT分析表,里面就会对项目的优势、劣势、风险、机会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也就是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优势和劣势,有风险和机会,就看你怎么把握,而不是简单一句话就去否定去拒绝。
禁忌四:等工作稳定下来,再去买房
这是看起来极为合理的一句话,但其实,这也是和众多购房客户聊天的时候得出的一个反面结论:其实未必要等工作稳定下来,再去买房。因为很多人错过买房,就是因为工作长期变动,导致没能去买房。房子虽然是不动产,不能带走,但是他更是一种资产,一种目前最为优质的资产。其实一个人的工作在变动,不动产的价值也在变动,按照目前货币的增发情况,房地产的变动行情应该是振幅向上的。所以,当工作稳定下来了,把之前的房子变现然后在新的城市购买,会是更加合理的投资性选择。
禁忌五:只买原来居住区范围内的房
人都有恋旧的情节,在一个区域生活惯了,会习惯性的选择原来区域的物业。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每一次的买房,可能选择的是未来10到20年的生活圈层,如果有机会选择一个更有发展前途的区域,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去完成一次新的跳跃呢?宝安中心,龙华北,前海,这些后期之秀,都是给了买房者重新选择的机会。就看买房子有没有去把握!
禁忌六:跟着房地产调控政策走
中国是一个房地产调控型的政策市场,近十年,一般购房者的购房意愿都是在跟着政策调控方向来回折腾。房地产调控严的时候,就不买房;房地产调控一放松,就追涨赶紧买。既然都知道房地产调控有严的时候,也有宽松的时候,既然政策一宽松房价一定会上涨,那为什么要等房价上涨了才去追涨购买呢?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房地产调控的对象是投机型购买人群,如果在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中,你还是具有购买资格和购买力的,说明这轮房地产的调控对你来说就是福利,把其他竞争对手都红牌罚出场了,就该是你进球表演的时候了。
禁忌七:买的起房的时候,不着急买
09年在一个外地项目做甲方,公司很多当地人,当时房价大部分不到3000元一平米,大家都不着急买房,觉得住原来的宿舍房或者自建房也挺好。因为按照当时的房价,加上之前将近10年的储蓄,大部分人在这种三线城市可以买1-2套房,有些人甚至可以一次性。当然,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大范围的发生,不然房价早就涨到现在的价格了。直到2011年,当房价涨到5000多均价的时候,这些购买人群才开始着急了,也才开始入手。然后房价才逐步的水涨船高,变成普通老百姓靠全部积蓄买不起房的情况。买房最可怕的,就是这种滞后的进场意识。
禁忌八:把按揭还款作为核心考虑因素
深圳卖了很多年的零首付,就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首付都不是一个购买人群去考虑的核心因素,核心因素是按揭。大家都在算自己的工资够不够用,而就有一部分人,不把按揭当做还款的核心要素,觉得只要买了房,按揭的问题总会能解决。有两个故事,一个是一个地产同行,05年给一个深圳项目做广告服务,开发商说零首付便宜给一套房给他,他一算按揭费用,觉得压力太大不敢要。12年间,4500元/平米的房子变成了65000元/平米。还有一个故事,一个老乡,为了缓解按揭压力,自觉把首付提高到五成,现在回过头来看,结果应该是增加了压力才对。其实从众多其他的案例来看,只要首付没有太大压力,我觉得按揭是肯定不会有太大压力的。
禁忌九:不听已买房人的意见,听未买房人意见
买房是大事,总会去参考很多身边人的意见,那到底哪些人的意见更加值得借鉴的,一般的情况下,做任何事情,有经验的自然是应该多值得借鉴的。但是在买房这件事情上,有的人反而往往会偏向于未买房人的意见。这有一定的心理因素,就是同样暂时没买房的人,具有相似的价值观,更容易在一个细节上,纠结相似的问题点而止步不前,导致最后也是停留在各种问题的纠结中,变成继续的观望者。
禁忌十:太聪明
任何一个地产项目,从拿地,到规划设计,到动工建设,到合同买卖,再到验收交房,每一个环节都是问题重重,有些土地的土质很差,再多的水泥倒进去都无影无踪,有些土地原来可能是坟场;有些项目规划设计可能因为满足技术指标,在产品设计上有缺陷;有些项目可能体量不大,不着急销售价格放高慢慢卖。凡此种种,任何一个地产项目都有无数的问题,开发商和地产从业人员就是这些问题的解决者。而有些很聪明的人,也总是能把这些问题揪出来,对项目对产品对管理指指点点,然后趾高气昂的扬长而去。其实包括很多地产从业人员,都有很多人不买自己公司开发的产品,总是觉得问题太多,其实反过来看,因为自己解决了这些问题,不应该更加放心才对吗?不管怎么说吧,聪明是一种天赋,而把握机遇是一种选择,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房子最适合自己,也只有自己才最清楚。
今天就侃到这里,欢迎大家加我私人微信849456789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