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这样说,缘于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未去之前,就私下里揣测: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以其敦厚、深沉的文化气度著称;西岳华山则因刀削斧劈的奇险之势骇人;中岳嵩山是佛教圣地,也因少林武艺的传奇吸引众人;南岳衡山除了风景优美,还是道教圣地,有许多道观与文化遗迹比较突出,北岳恒山古寺庙众多,也有许多文化景点比较有名。
那么黄山归来不看岳,那自然黄山的景致要么涵盖诸岳之优点,要么有超越其独特之处。
没有去查资料,也没有让媒体或文学作品中的黄山印象左右自己的感官,我想亲身感受一番黄山美景的独特之处,让真正的黄山之美深入我心,所以收拾好行囊之后,我满怀期待地出发了。
来到黄山脚下,入住了当地的一家民宿。应民宿店主的推荐,第二天登黄山。当天下午先在附近的两个叫做九龙山与欢乐谷的景点去转悠转悠。九龙山应属于黄山附近的一座小山头,山中树木葱郁,水流潺潺,尤以山顶的九龙瀑布最为壮观。欢乐谷依山而建,于茂林修竹中着重推出玻璃栈道、滑道、民俗表演等娱乐项目,供游人休闲。但这些都只是开胃小菜,我知道真正的大餐在明天,所以当晚早早休息,好为第二天攀爬黄山酝酿充沛的精力。
第二天五点半,我就早早起床,用完早餐后,在酒店大厅等候上山的巴士。六点十分左右,我们乘坐巴士前往黄山风景区换乘中心,准备搭乘第一班景交车,前往后山,乘坐云谷索道上山。本以为自己到得很早,谁知道景交车等候区早已人山人海。大概排了一个小时多的队,才坐上景交车,车行20分钟左右才来到黄山脚下。检票后往里走有个分岔口,即登山步道和缆车。因为给自己规定的时间是一日游程,时间紧些,所以我选择乘坐缆车上山。乘坐100人左右的缆车上山后,直接到达始信峰。顺着始信峰上行,我们依次可以观赏到散花坞、狮子峰、排云亭、猴子观海等奇峰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处处充满神秘的色彩与特别的情趣。
紧接着,我们到达西海大峡谷景区,这里有网红的森林小火车,可以带你完成从西海到云海景区的穿越。在云海景区,沿着崎岖的台阶慢慢攀登,我们可以远远观赏到鳌鱼峰、仙人眺等奇峰林立的景象。之后我们跋涉20分钟的台阶,就可以抵达后山第一座高峰——光明顶。
站在光明顶上远眺,可以看到不远处游走的云雾中莲花峰、天都峰峻峭的山岩高高耸立,如梦如幻,似隐似现,令人移不开眼。
下了光明顶,经过白云宾馆,在这里简单补充了能量后,我跟导游作别,就提前徒步去往玉屏楼景观区了。这时恰逢游客高峰期,无论从后山上山或是从前山的游客都在半道上堵在了一起,尤其是在攀登莲花峰的岔路口堵得紧,听途中游人说这样的情况,要登上莲花峰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考虑到自己的行程,我选择了放弃登顶。改道直接前往迎客松所在地。经过近四十分钟的行程,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迎客松。
在一处绝壁之侧,生长出了一高大的松树,她葱绿的两只手臂遒劲有力,非常舒展地前伸着,一上一下,恍如欢迎之状。千百年来,她就这样热情而倔强地一直用这种姿态欢迎着四海宾朋。此刻她依然被无数多的游客远远围观。在她身后,天都峰壮硕的身躯被云雾笼罩,成为她厚实的背景。人们面对着她,或静静凝视,或欣然寻找角度,兴奋地拍照。趁着人群稍有退去,我也用最快的速度为她留下了几帧美丽的侧影。希望受着她的乐观情绪与坚韧品性的感染,今后的人生中,我也能用微笑的热情去迎接生命中的风雨坎坷,从容淡定地过完后半生。
与迎客松道别后,我就前往玉屏索道下山。置身缆车中,直觉群山万壑似乎都在我的脚下,又恍如山间群峰似乎触手可及,静静凝视,默默滑行中,与它们在空中渐行渐远。
走出缆车,赶紧前往下山巴士站。到达巴士站已经下午三点半了。幸亏此刻下山游客还不是很多,所以没怎么排队,就能顺利乘坐上前往酒店的巴士。
巴士启动,在曲折回环的盘山公路上行驶。我再次把头伸出窗外,远远与这山间的奇峰、怪石、云海、劲松默默交流着。或许是借助了技术的力量,整个的攀登行程中,确实有重重惊叹,但未觉陡险。虽然在它们面前,我只是渺小一芥,但临了我依然愿意用我满腔的惊羡向它们致以倾情的礼赞,礼赞自然的奇伟与壮美,礼赞生命的强劲与执着,礼赞人类在越来越多地努力征服后与自然之间渐行渐趋于一致的和谐美感。
这,或许才是我们一次次用脚丈量一座座山脉,跋涉一道道溪流的真正目的。欣赏自然,感悟自然,融于自然,而后再去创造更美的生命奇景。这,就是旅行的真正意义,也是生命的深沉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