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其实我先生和我并不是一类人。
先说穿着。我先生比较考究,我觉得西装都长一个模样,他却能看出不同的款式。他不喜欢国内的牌子,喜欢国际上很出名的那种大牌。每一件衣服的面料都有品质保证,可能会很贵,但是都可以穿很久很久。为了配得上他精致的衣服,他每天洗澡刮胡子,将自己打理得干干净净,精神抖擞。先生是我见过的第二个如此考究的男人,第一个这样的人是我的外公。我穿衣自由随性,舒适至上,大部分衣物以棉麻为主,最常穿的是旅游鞋。买衣服不求名品,但求眼缘,喜欢的再贵再廉价也买不喜欢的打折也不要,常常是走了很多路逛了很多家店但是一无所获------没有看得上的。
再说食物。我先生除了猪肉,韭菜,葱姜蒜辣不吃之外,其他都可以接受(包括日料里的活章鱼等)。最喜欢吃海鲜,日料,牛羊肉;最不喜欢进厨房和街边小吃。我呢,和先生恰恰相反,我从不主动尝试新的食物,喜欢吃的东西极其稳定,多年不腻,就那么几样。喜欢喝清凌凌的小米汤和茸糊糊的菜汤,喜欢各类面食,喜欢腰花和肥肠,喜欢各种路边摊。如果从食物上判断一个人,那我就是市井小民,先生就是贵胄富贾。
还有房子。先生喜欢大房子,越大越好,最好别墅,前后院都带着草坪的那种。我喜欢小房子,最好是靠近图书馆或者书店,如果周围住的邻居都是各类专家学者更好。房子只是我们肉体暂居的地方,纵广厦千间,夜眠三尺之地,我们的灵魂不会挑剔空间的大小。
最后,旅行。我先生喜欢短途短时,最好两个人一起,酒店务必五星级,飞机最好头等舱,旅行地最好国外。我喜欢长途长期,最好一个人独自上路,住宿干净即可(青旅民宿都ok,甚至沙发地板我都尝试过,重点不是睡觉的地方,而是有可以聊天的人),出行方式不限(怎么性价比高怎么来),旅行地不限(国内国外都ok,重点是去的地方要有博物馆或者艺术馆)。
除了衣食住行外,其实其他还有很多地方的差异:我喜欢写作,他喜欢唱歌;我喜欢独处,他喜欢人群;他每天早上看腾讯新闻,我看下载好的电子书;他喜欢书法,我喜欢画画;他喜欢狗,我喜欢猫;他喜欢上帝,我喜欢佛菩萨;他喜欢欧美丰腴的御姐范,我喜欢日韩骨感的少女风······
上天有时候很有意思,会安排两个相似的人做知己,但是却让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相恋,然后在磨合中求同存异。不过,生活上性格里的种种不同,还是敌不过三观相同,这大约就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