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直在暗中跟她作对的,其实并不是哪个具体的个人,而就是命运本身。
❐ 格非《望春风》
要了解一个人,你得慢慢地、细心地来进行,才不致犯错误和抱成见,要不然,以后要改正错误和消除成见就困难了。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其实家长早点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让孩子明白自己就是普通家长真的没什么。比如这个商业银行的工作,我爸妈很早就告诉我,想进去的话需要能够拉存款、大概率需要人脉,咱们家没有。我就明白了至少这条路我没法儿走,所以就去找我能走的路呗。工作千千万,找个能糊口的还是可以的。
很多家长不告诉孩子社会真实运作规律,有的是怕孩子分心,有的是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更多的,是自己多少有点数,但是怕孩子知道了之后,发现自己是个卢瑟,没面子,所以干脆不说。
比方说N年前,那时候银行虽然不算最好的工作,但也还算不错,那时候就卷的很厉害了,总之非名校不要。当时在公共论坛或者微博这种地方,很多大学生就开骂,说只看学历不看能力…
什么叫能力?这个季度我们行有三百个etc任务,每人五十个,你去办吧,完成了就说明你有能力。
或者这个月每个人有一千万吸储任务,你去办吧,办好了也是有能力的。
你要是能拉来个大客户,每个月员工工资好几个亿那种,从咱们行走款,那也行…
都办不下来?那你的能力考啥体现?bb吗?
很多人高三地狱般的奋斗一年甚至两三年,为的是以后不吃苦,或者吃同样的苦也能赚更多的钱,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
这个初心没问题,属于人民群众非常朴素的愿望,然而问题是,并没有人在高三前和他们签个合同保证这一点…
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习惯。
否则,人生一直都是停泊状态,随波逐流。
很多人一生高度都受限于高考了。
绝大多数人,都是。
创业者不是,创业者是不断的自我复盘,不断的参加高考。
人最痛苦的啊,是认知与世界现实颠倒。比如说你看见一头猪在天上飞,虽然你并没有少一根头发丝,也没少一分钱,但这种认知与现实的颠倒足以让你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与扭曲。正当你惊呼崩溃的时候,旁边一个傻逼再给你补一刀,确信地告诉你,自古以来,猪就是在天上飞的。
人的成长离不开两样东西,一个是经历,一个是阅读,有些人不看书,但是他经历丰富,活成人精了。而更多的人没那个条件,那投资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没有之一。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三毛:送你一匹马
相较于经济能力、资源和人脉等对人的局限,思维方式对人的限制更大,那些敢于挑战的人的心态是:这个事很难,但是可以试试;一事无成的人的心态:这也不行 那也不行;下意识的拒绝接受与自己认知不符的信息,但越抗拒新信息,思想就越封闭,有趣的是思想封闭会让人感觉很舒服,不愿意走出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