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今天看过沉默的大多数的四五六章节,王小波的话语真是犀利。
他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出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都暧昧难明:既是捐献,又是税金。在那些说话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税吏。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交纳税金,做一个好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说法就是以天下为己任。
这段话把老夫子们的言语外衣扒的精光,现在留世的好多文学作品大多数是为当时朝代和皇帝歌功颂德的,仿佛这就是个大方向与趋势,王小波不屑做这样的人,才选择沉默。
对比现在他参加会议时也会发言,有时也写点稿。对这种改变他有种强烈的感受,有如丧失了童贞。他觉得自己变成了原来自己讨厌的人,但又很无奈。
其实很多的产物都是根据时代,科技,知识量的提升所改变的,沉默的大多数也许是众里的少数,他们守着自己的原则看着别人在舞台上演绎,他们在在演绎,但是只在心里,嘴上却保持着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