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第六章主要讲的是20世纪中国传播研究的前沿者孙本文和他的论文《美国媒体上的中国:美国媒体对华公众意见的基础及趋势研究》。
第七章讲的是中国传播学的兴起和传播批判学派的失踪。
论文观点:
《美国媒体上的中国:美国媒体对华公众意见的基础及趋势研究》一文研究的问题是:(1)美国人从媒体上所了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公众意见的基础)(2)美国人通过媒体表达了对中国的什么看法(公众意见的趋势)。结论是美国媒体总体持同情、支持中国的态度,美国舆论背后的动机都是国家利益。
以今天的眼光看,孙本文将国际新闻、公众意见和国际关系联系在一起,对外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和对华态度进行描述,俨然是现下十分热门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路数,这篇论文可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国这类研究的滥觞。
人物介绍:
孙本文是中国的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贡献在于积极向中国引介社会学。他的学术思想受到社会学心理学派影响,不关心美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而是研究了美国媒体上关于中国的报道。后期,孙本文的思想经历了从心理主义到文化主义,再到综合主义的社会学思想演变,主要学术精力放在社会学教学及理论体系建构上,撰写了大量教材和普及性文章,偏重于研究宏观社会问题,对专门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少,单纯讨论传播问题的内容很少出现在他的文章之中。
在关于公众意见的研究中,孙本文思想有一定的问题:一是过于空泛,二是不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未对它们的挑战予以回应。
传播研究兴起:
威尔伯•施拉姆虽然不是中国传播学薪火相继的“点火者”,他的到来却成为至关重要的“助燃剂”。。在施拉姆访华的带动下,在北京举行了我国第一次有关西方传播学研究的座谈会。这个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传播学正式被引入中国并为新闻学研究界接受。
早期的传播研究以模仿新闻理论研究为目标,重视“理论体系”的建设,忽视了“带有部分唯心主义的,繁琐的,注意细枝末节,忽视本质”的研究方法。造成引进过程中研究者对传播学的双重误读。
阅读感受:
刘海龙老师在文中提到了未来传播学发展中值得反思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了避免历史重演,如何摆脱传统新闻理论研究的那种重实用理性、缺乏反思性的思维定势,从思想史的角度全面理解西方批判理论;第二个是是否一定要把市场启蒙与市场批判当成一个线性的过程加以理解,是否一定要把启蒙和批判当成非此即彼的选择;第三个是在公共和私人的立场转换中,我们应该如何思考中国的批判理论。
与前人学者对“本土化”问题的反思方向不同,刘海龙老师质疑了中国传播研究中“过度本土化”问题,即“以实用理性为主,直接服务于现实,直接干预现实,而在理论建构方面不足”。作者从独特的角度对中国早期传播研究进行探究,能够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对于传播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