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可以像切蛋糕一样,干净利落地一分为二,清清楚楚的标上“前半生”、“后半生”,反倒是挺好的——一种人生,两种滋味嘛。
可惜,前半生往往拖累着后半生,后半生总也摆脱不掉前半生的影子。
每每与朋友说起《我的前半生》这部剧,
他们立刻开始表达他们的观点:
贺涵就应该和唐晶在一起啊,人家可是等了他10年;
陈俊生就应该和凌玲离婚啊,怎么可以接受一个心机婊;
罗子君也太不是个东西了,居然抢闺蜜的男友……
诸如此类。弄得咪蒙都在公号里面对“闺蜜抢走男朋友”这事口诛笔伐。
再去看底下的评论,真要命,怎么感觉那些人的闺蜜都是又美又善于勾人心魄又偏偏被一个傻白甜当成了闺蜜——哦,想起了《画皮》里的周迅,抢别人老公抢得理直气壮,爱得毫不迟疑。
比起有些拖沓犹豫的爱,自然会有人愿意接受这种奋不顾身扑倒你的爱吧。
只是,亦舒师太笔下的女郎,才不会似罗子君一样呢。
离婚,那就大大方方好聚好散,像剧里大闹办公室,跟人理论教养问题这样的场景绝对不会出现在亦舒女郎的身上。她们独立并且克制,就算巨大的悲伤与变故袭来也会保持清醒,选择隐忍,善待自己原宥他人。
所以,但愿不会有人把自己的前半生过成《我的前半生》那样吧。
有个朋友,说起她的一个很爱在朋友圈不停感怀已经过去的时光的大学同窗:
时不时地晒晒大学时的照片,莫名地来一次故地重游,说起前男友来如数家珍,大事小事历历在目,前男友们送的大件小件通通收藏着,大到手机化妆品包装盒,小到火车票门票电影票。
最夸张的一次是她晒出前夫和孩子的照片,配图的文字是:要是没有很多的爱,有很多钱也是好的……
看着她开车堵车10分钟也要在圈里吐槽两三次,工作上客户心情不好给了个脸色就觉得世界都崩塌了,闹着辞职散伙,短短两年已经换了4家公司,生活中的不如意屡屡被夸张放大。
那个朋友告诉我,她每次看到,都觉得朋友圈盖上了一朵乌云,会在心底默默问:拖着这么多的回忆,夹带着这么多的忿恨,不累吗?
然后又会默默告诫自己:关我屁事。哦,她这一招是跟罗子君学的。
终于有一天,朋友实在忍不住,关掉了那位同窗的朋友圈,顿时觉得内心恢复了久未有过的安宁。
将来的路还有很长啊,若是此刻已经觉得人生难熬,将来的日子只会更苦。
也总有一些心宽的朋友,每次与他们聊天,总是对他们的心态艳羡不已。
朋友A,年近35,尚未急着谈婚论嫁。每次谈及婚姻,总是淡淡一笑:不想结婚,想到就觉得累,一个人尚且过得累,两个人更累吧。于是,安心在家做自由撰稿人,闲时看电影、做美食,忙时半夜惊醒翻身起床敲键盘,生活里最大的烦恼是:写不出稿子。
朋友B,也是三十岁出头,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女娃娃都恨不得抱走,但只要一开口与她说:你可以自己再生一个嘛。她总是笑嘻嘻回应:养一个儿子已经头大,再养一个力不从心。
每年一家三口都会去一个不同的国家,偶尔会吐槽养孩子心累,但总是工作之余还乐呵呵做手工、烤蛋糕,帮着老公打磨木器,把家里收拾得像无印良品样板间,精力充沛得像是一只永远挺立的不倒翁。
活得清醒看得通透的人总是最让人羡慕,让无数人为之苦恼的结婚、生子在他们眼里也不过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他们深知自己想要的生活在何处,如何能抵达。
要说圆满的生活,好像总也没有,至少不是在此处,不是自己的生活。可那过去的前半生已经无法变好,至少还有后半生可供人遐想,可极力去让它变得丰富且圆满。
看看这丰富的众生,清醒一点,就能知道那无穷无尽的后悔会吞噬掉后半生岁月里所有美好的可能,让生活自此一败涂地。
再清醒一点,就知道哪怕再不堪的前半生,都阻挡不了一个人把后半生过得更好。得到快乐,收获幸福,全在于你自己,向前看得有多远,你的幸运与欢欣就能伴随你多远,向后追悔的日子有多长,生活停滞不前的日子就会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