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
清明扫墓祭祖,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但这个久字,到底能够久到什么时候呢?而且为什么要扫墓祭祖呢?网上解释很多,我也没在意。但是直到读了张岱的《陶庵梦忆》,其中有一篇叫“越俗扫墓”涉及到了祭祖的内容,解释的比较清楚,毕竟是明代的文学家,是古人,应该不会胡说八道,所以还是可信的。
根据里面的解释,清明扫墓,古礼所无,也就是说之前清明跟扫墓没什么关系,具体是什么时候产生关系的呢?清明本是士女游春的季节,现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也会远足,去踏春,去感受“生”的气息,这应该是人内心本能的意愿,对气候变化生出的自然反应。
在唐玄宗的时候开始下诏:令士女游春,勿忘先人,于是有清明扫墓之事,久而成俗。
个人感觉应该是人们耽于享乐,困于华服(游春都靓装出行),惑于美食,容易忘形,忘本,所以在极乐之时祭奠祖先,常思过往之不易,保持头脑清醒,不至乐极生悲,达到平衡,中庸的作用。
而现在清明基本已经很少有人去扫墓了,特别是年轻人(其中也包括我自己),更多的是借机出游,放松自己。现在时代不同了,要求也不一样了,但该停下脚步来思考的时候,还是要放慢速度,循序渐进,毕竟祖先的话是有它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