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旭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安徽桐城古城内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后指出,“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六尺巷”作为贯穿国人德育教育的经典故事,其饱含着化解矛盾的治理良药、谦和礼让的人生智慧、公私分明的为政至理。
防“小”成“大”,基层调解需“挤脓拆线”。“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见天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作为“六尺巷”的故事原型,张英对矛盾纠纷有着极强的敏感度,他认为,天下刑案,多起于微末小事。视角拉近,近期南通发生的小米su7车主恶性伤人事件,其起因也不过是微信群内摩托车骑友之间的起哄刺激,“小”口角变成了“大”悲剧,其折射出的,是部分基层单位在矛盾调解中预见性不足、主观能动性弱,以“大”为重,未能及时将“小包”扎破“挤脓”,致使某些事件逐渐失控,乃至酿成悲剧。在基层工作中,矛盾纠纷就像细线团团绕绕,难寻线头,要想妥善解决好这些矛盾,练好“挤脓拆线”的功夫,就需要走进群众,常听群众心声,常谈日常琐事,抓准邻里矛盾纠纷的关键点,深入剖析矛盾纠纷深层原因,从源头抓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持“治早治小、防微杜渐”的原则,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积“谦”累“让”,干事创业需“凝聚团结”。1955年9月27日,新中国第一次授衔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许光达得知中央要授予他大将军衔时,深感不安,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他向毛主席写了一封降衔申请书:“现在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毛主席评价说:“这是一面明镜,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信息化时代,职场的第一手消息在互联网上发酵,不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大家都喜欢将自己与同事之间的“塑料”情谊抖落出来以博一哂,其竞争以至于恶化为人身的攻击,“上班如上坟”逐渐霸占职场人的荧幕。人是社会性动物,尤其是基层干部,不可避免要与人民群众、本单位、其他单位干部打交道,唯有以“谦让”开道,真诚真实、组织团结,才能收获尊重、展现格局,进而带动单位干部营造凝聚团结氛围,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
公“权”无“私”,为政奉公当“光明正大”。对党员干部而言,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就面临着在公与私之间取舍的问题,而在公私之间如何取舍,便是对官德人品的有力检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很多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人,都坚持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不以私利害公义。毛泽东同志曾立下“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亲情三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不仅道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公私观,也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谆谆教诲和明确要求。各级干部当遇到“六尺巷”类似矛盾的求助时,必须要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高度去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为民胸怀,必须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做到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始终秉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工作态度,做存公心、无私心的老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