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小学拓展课时间,秋英老师敲门进入会客厅。她进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塑料瓶子问我们,会客厅有没有玻璃瓶子。当时我们不太了解她想找的是什么样瓶子,干什么用。
最初的我们以为秋英老师是找教学用具,给她拿了一个茶叶过滤杯。但是秋英老师看了看说这个瓶子有点小,并且很容易损坏。这个时候我问她,找玻璃瓶子的用途是怎样呢?于是她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幼儿园大大班的孩子佳怡,刚刚升上小学两周的时间。虽说在一个园区,但是孩子们对幼儿园老师的思念已经跨越了年级。佳怡在两周的时间内多次去幼儿园找秋英老师未果,给李校长写了这样一封信。
秋英老师知道后内心有些自责。自从带新小班之后,工作时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都是“长”在教室里,围着娃娃转。也忘了去关心一下这些我曾经许下誓言说永远记在心里的毕业班孩子们。既然知道后,答应了去看孩子,也不能空着手去。送些什么礼物呢?学习用品?感觉话题又会说到好好学习上来,还是不要再给他们压力了。就当朋友见面聊聊天吧!
秋英老师拿了从家里带了一瓶酸奶和一盒脆脆鲨,趁着下午不带课,出门赴约了。 走出门几步,想想礼物还不够。得留个念想,链接一下,好让她感受到老师一直很想她,也希望她以后每一天能好好的。
许愿瓶,这个想法蹦了出来。 把不能见面说的话记下来,写在小纸条上。然后有机会的时候让想给的人看到,分享自己当时的喜怒哀乐。
就这样,秋英老师开始,翻箱倒柜找瓶子,借瓶子。找了一大圈,从园长哪里找来了一个装茶叶的塑料瓶子。瓶子里有些污渍,拿水烫了一下。完了,瓶子又烫变形了。马上又快到了送校车的时间,秋英跑到一一班教室门口,果然佳怡已经去上拓展课了。 晚了就晚了,还是得借个瓶子。于是就有了刚刚秋英老师来借瓶子的那一幕。
对于佳怡而言,刚刚升入小学,离开了熟悉的幼儿园。对于新环境和新同学多少都会有些不适应,缺少在幼儿园的那种安全感。而她的秋英老师就是她安全感最好好的寄托。秋英老师送给佳怡许愿瓶让孩子记录喜乐,从一定程度上许愿瓶能代替秋英老师陪伴在佳怡的身边。帮助佳怡更好的适应一年级的新生活。
安全感对于每个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代表的东西都不一样。对于学校来说老师和学生们是学校的安全感;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和学校是学生们的安全感;同样的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和学校是老师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