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大概是世上最没有门槛和最不区分人群的一项爱好性运动了,在钓鱼人的圈子里有可能身边坐的是一个姓马的CEO,也可能身边坐的是一个邻村刚喂完猪的二娃,无论身边是谁只要大家坐在一块开钓,就一定能融洽的欢颜笑语钓上一整天。
其实钓鱼在很久远的古代就存在了,即便是对钓鱼史没有任何了解的人也能脱口说出“姜太公钓鱼”。在古代钓鱼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渔猎,是出于生计或者食物所需,形成一种兴趣爱好运动的历史可能并不太久。当然咱们并非是要考证钓鱼这事存在的历史,但如果要考证钓鱼史可能还真离不开今天咱们要介绍的一幅千古名画。
钓鱼其实很早就被古人绘入画中,关于钓鱼的绘画就有一幅千古名作,这幅画只画了一船一人在垂钓——准确地说应该是画了一老翁钓鱼,除此之外是啥都没有画,堪称古今垂钓第一图。
这样一幅以钓鱼为主题的画又为何被誉为千古名画呢?这幅画对于钓鱼史又有何研究价值呢?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千年之前被画入画中的钓鱼翁吧!
此画乃典型的宋代绢本水墨国画,因为只画了一船一翁孤独泛舟垂钓而被世人称为《寒江独钓图》。画中老翁缩于船头单手持钓,孤舟四周江水荡漾又有烟波浩渺之势,大约只是八大山人出现之前画面最为简约素淡的国画了。
稍加观赏便可知画中独钓的老翁,绝非是今天钓鱼人群体般的钓鱼爱好者,他应当是为了生计而在如此寒冷的天独自漂泊于江中垂钓以求渔获。
此画之所以能成千古名画只因其中有一个细节千年来无人超越——描绘江水的细节。画家并没有对江河有过多着墨,只不过在孤舟四周用数笔画了点儿波纹,这就让整个留白的画面显得全部都是江水,小小的孤舟和大面积的留白让人感受到寒江宽广而空旷,原本是静态的孤舟便有了随波微微起伏的幻觉。
可以说后世再没有能把江河的气势画到如此有意境的了,任何一幅用浓墨重彩绘制江河湖海的名作中的水面,都比不过这幅画中那几道波纹来得有情景感。
尚不论船头蜷缩的老翁垂钓时的姿势,是多么能让人展开对他人生境遇的想象,光是这么一个画江面水波微荡的细节,就足以让这幅画成为千古名画永传于世了。
对于钓鱼人或者研究钓鱼史的人来说,他们一定会更注意画中的垂钓老者,因为他们可能更关心千年以前古人钓鱼是怎样的呢?
将画作放大十倍聚焦到坐于船头垂钓的老翁后,网友们惊讶了:看他手上是什么?既然是垂钓那当时手持钓竿了,但是什么能让钓鱼人看了也会惊讶呢?注意图六中红圈的放大细节:画中老翁手中竟然握着一杆带有转轮的现代式“海竿”!
这种式样的钓竿在今天很常见,转轮一般都是塑料或者金属结构,但在千年以前的宋代可绝对不会有这两种材质的转轮呀!这说明在千年以前,我们的古人就已经有办法制作出非常“现代化”的带轮钓竿了,或者说,如今我们常见的钓竿也只不过是古人千年前完剩的“高科技”了!
看完这幅孤舟老翁垂钓的画,不得不感叹古人不但在艺术上足够让我们仰望,在钓鱼这事上他们也真的挺“专业”的!
(文: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