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最后一次刺杀希特勒失败(一)
“狼穴”的橡木桌
在二战风雷激荡的那些日子中,这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刻。谁也没有想到,那一刻,决定成千上万人命运的竟是一张桌子……
1.“伐尔克里”行动的最后一瞬
轰然一声巨响,希特勒“狼穴”的会议室弹片横飞。热爱祖国并良知尚存的德国将军们不禁热泪盈眶。
“伐尔克里”行动是德国高级将领间密谋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代号。同样的行动截止到1944年7月20日,已经是第十次,也是最后一次。已有成百上千名中高级将领死于此项行动的实施过程中。这一次,行动的具体实施者是德国陆军办公厅主任奥尔布里希将军的参谋长冯·施道芬堡。
冯·施道芬堡上校,出身于德国军事贵族世家,曾在战争中受重伤,为元首付出了左眼、右手,左手也只剩下两个指头。因为参战负伤的沉重代价,没有人会怀疑他对帝国和元首的忠诚。
7月20日这一天,当冯施道芬堡走进希特勒“狼穴”会议室的时候,心中再一次充满了殉道者的心情。战争的严峻势态决定了他还将继续付出,同所有被驱赶上战场的士兵和人群一样,这次他不是成功,就是一死。施道芬堡的暗杀行动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是正在挽救即将被战争彻底毁灭的德国,而且也是试图挽救在战争较量的最后关头将被无辜推进毁灭性炮火中的百万生灵。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6月9日,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被完全突破,整个西线战场的失败已无可挽回。6月20日,苏联红军发起全面大反攻,希特勒最精锐的中央集团军在几天之内全线溃退。7月4日,苏军越过波兰国境,推进德国本土,迫使德国最高统帅部调集所有可用的后备部队去抵御苏军的全线进攻。与此同时,英美空军对柏林及德国各大城市展开狂轰滥炸。这一切提醒几乎所有的德国人:德国在世界战场上败局已定。然而希特勒仍然在疯狂地抵抗,这个疯子,他要用全德国民族的毁灭为代价来为他的疯狂作证!因此,要为德国民族换回一线生机就必须向盟军投降,而要向盟军投降就必须杀死这个疯子!
冯·施道芬堡担负着挽救民族的重任。他,他的家人,他的同伴都抱定了一死的决心。而此次暗杀安排之周密、计算之准确也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因为这一次已吸取了前九次失败的经验。
冯·施道芬堡怀抱皮包走进会议室。此时是中午12点30分。他用眼光环扫一下会议现场━希特勒在场。冯·施道芬堡心中掠过一阵颤栗。在此之前,他已穿过各道关口和防线,每一个通道口都有党卫军队员的严格检验和盘查,但每一道关口他都顺利过关。没有人知道,在冯施道芬堡腋下的那个皮包中揣着一枚定时炸弹。一切顺利,成败在此一举。
室内,无人留意施道芬堡的进来。在座的全体官员都象鹰、犬一般紧盯着主人阴沉沉的脸。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好时机。冯·施道芬堡迅速把手伸进皮包,用左手仅有的两指捏住镊子,夹破硫酸玻璃管。
玻璃管是定时炸弹的引爆装置,十分钟后,拉住弹簧的金属线将因硫酸蚀断失去牵引,弹簧会撞击撞针引起爆炸,其有效性经过无数次实验已百试不爽。因此,在施道芬堡夹破玻璃管的一刹那即箭已离弦,此后的十分钟应当以秒钟计算。
12点34分。希特勒还在听陆军副总参谋长豪辛格将军的汇报。希特勒一边用放大镜观看地图,一边倾听。所有的在场者都在静静地听。
施道芬堡听得见自己砰砰的心跳声,他屏住呼吸,挪步向前。这时希特勒突然抬起头,冷冷地看了施道芬堡一眼。他正坐在一面大桌子的中央。
“唔,等豪辛格讲完,再听你的汇报。”“是,我的元首。”
施道芬堡止步点头。他的声音仍显得非常镇定,脚步从容而沉稳。他已走到离希特勒几英尺处。就在冯施道芬堡躬身就坐的同时,他趁机将皮包放在地上,并用脚在桌下往前推━炸弹最大限度地接近了希特勒,几乎可以说炸弹就在希特勒的脚边,炸弹离希特勒近在咫尺。
12点37分,离爆炸时间还有五分钟。冯·道芬堡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秒针在嚓嚓作响。豪辛格指着桌上的作战形势图,讲解的声音突然提高,语调急促,声音激昂。于是,希特勒和军官们都俯下身去,更仔细地观看地图。
施道芬堡悄悄地抽身后退,向室外疾走。没有人注意施道芬堡,只有豪辛格的参谋长勃兰特上校瞥了他一眼。
12点41分,离爆炸还有最后一分钟。施道芬堡匆忙走出大楼,他告诉门口的卫兵,要去打个电话。
12点42分,施道芬堡已走到离会议室大约300码远。就在这一瞬间,在第88号办公室门前,施道芬堡听见轰隆一声巨响━炸弹爆炸了!他转头,看见会议室火光大作,碎片横飞,气浪翻卷着灰尘轰然上升,炸烂的尸体飞出窗外……
“成功了!希特勒完蛋了!”
施道芬堡欣喜若狂,他和等候在外的哈夫登中尉立即启动汽车,驶出“狼穴”。由于卫兵听见了爆炸声,马上封锁了路口,施道芬堡假装给营地接通了电话,说是已获准通行,蒙骗过卫兵,连闯四道关卡,急驰向飞机场。
飞机场上,一架军用飞机已经发动着在等待他。施道芬堡坐上这架飞机直飞柏林━此一去,他将和他的同伴带领陆军占领广播电台、电报局、电话局、总理府和秘密警察总部,逮捕戈培尔、希姆莱并发表公告,在20小时之内成立一个新的反纳粹政府。
德国终于有救了!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
当施道芬堡在柏林机场用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同伴们讲述他亲眼所见的爆炸场面时,那些参与密谋的良知尚存的德国将军们激动得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