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第一年,因为去哪里过年,爆发了矛盾。
今年搬了新房子,当地的习俗是搬新家第一年要在新房子过年。
之前我提过一次,婆婆没有说话。
对象今天又提了一次,婆婆就觉得应该回家过年,很不高兴,说是要到父母家一起过年。
对象觉得难以理解,我们接他们过来过年,还是一起,有这么难以接受吗?
而且说到和父母一起过年,那如果是去我家过年,是不是更接受不了。
不过这事我就不参与了,对象觉得应该在新房子过年,由他出面和父母沟通就好。
这件事对于对象来讲,很受伤,觉得父母面子啥的大于孩子的感受,这种感受其实有过很多次了,不知道我们当了父母是否还能够做到像现在想的这样,尊重孩子的意见。
这让我不禁想到,最近陶勇医生的发言,站在孩子的角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真的是好难受,丝毫感觉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而且发到公众平台,同学老师都知道了,真的很社死,成了别人谈论的对象。
为什么会引起网友强烈的反感,或许都是为童年的自己委屈,如果网友的发声,能让陶勇医生意识到孩子的心里想法,救赎了小女孩,也算网友救赎了童年的自己。
这种说教让我忍不住想起公公喝多了在那里说要维护父亲的威严,我起身就出门了。做得不对,不让别人说,还想让别人按照他说的做,回头还要在聚餐的时候说教。
想改变别人的想法很难,其实公公婆婆对我们挺好的,只能努力找一个平衡,让双方能接受,家和万事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