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57年,人类社会进入“共享智能时代”。大脑中的记忆成为最宝贵的资源,可以下载、上传、甚至出售。城市里新兴了一种职业:记忆回收员。
林潜就是其中一位。
每天,他穿着黑色制服,走街串巷,不是抓人,而是回收“过期记忆”。
今天的任务很简单——清除一名老人的记忆。客户是老人的儿子,他说:“父亲记不清谁是谁,每天都沉浸在战争和饥荒的幻觉里。他很痛苦,我们也很痛苦。”
林潜敲开门,老人坐在阳台上晒太阳,眼神温和。他递上记忆回收协议,老人颤抖着签了名,嘴里却喃喃道:
“年轻人,你知道记忆是怎么来的么?”
林潜没有回答。他听过太多老人的喃喃,却从不放在心上。他戴上手套,把一根细管插进老人的头盔接口。几秒钟后,屏幕上浮现出彩色的光点,每一颗都是一个片段:童年雪地的脚印、母亲的笑、第一次恋爱、战争中的子弹、失败的婚姻、儿子的出生……一千七百三十六段记忆,一一被压缩储存进银色小罐。
操作完成后,老人变得安静,眼神空洞。
“处理完毕。”林潜汇报总部。
正当他转身离开时,老人忽然笑了:
“谢谢你,孩子。把我的痛苦带走,也带走了你的一点温度。”
林潜一震。他查看终端,发现最后一段记忆居然是实时新增的——那段记忆,不是老人的,而是他自己的脸。
——
几天后,林潜发现自己开始遗忘。一开始是早餐吃了什么,后来是童年住所,再后来,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时认不出来。
他奔回总部,大声质问:
“为什么我的记忆在消失?”
主管冷冷一笑:“你当过回收员,就该知道,记忆是有代价的。你带走的,不只是他们的痛苦,也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他打开档案,才知道这不是第一次。他已经在三年前签署了《记忆共享协议》。从那一刻起,他自己就是一个记忆容器,用于吸收他人的残余情绪。为了少给薪水,他们每年都“格式化”他的某些记忆。
林潜沉默了。他没有愤怒,因为他连“愤怒的原因”都不太记得了。
他离开总部,走进一片废弃街区。
他开始收集陌生人的故事,用纸笔记录。
“也许有一天,我会忘记我是谁,但这些故事……总有人会读懂。”
最后一页,他写道:
“记忆不是为了永存,而是为了提醒人类:痛苦本身,就是存在过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