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时代,如果你问我读书何用,我可能会回答: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那时认为,读书就像是家里长辈交代的一种特殊任务,任重而道远。至于读的好不好,大多时候也都是试卷上的红字说了算。读的好些,可能收获了家人幸福的笑容、老师赞许的目光,偶尔还能成为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除此之外,读书,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甚至初涉江湖(社会)时,一脸茫然的样子也未能改变这种的想法,以为凭借一腔热血、四方之志,就可以在江湖上惹的八面威风。
可是,初生的棱角纵然是无所畏惧,却也敌不过现实盔甲的坚硬。在不知所谓的碰过几次后,便也就开始重视读书的意义。
1.
当我想往更上一层的圈子时,看到那些举手投足都是精英气质,谈吐间透着渊博学识的人,就不禁一身冷汗。何为天外天,何为人外人,不就是我们坐的位置太低,所看不到的那些人吗?
看着他们交流,我不敢开口说话,我怕一开口就暴露了自己仅有的知识存量。那些曾引以为傲的认知,对他们来说可能仅仅就是最通俗的认知,甚至连谈资都算不上。
因为害怕这种像是裸身暴露在空气中的感觉,害怕没有肌肉的充实却又一丝不挂的样子。所以,我决定抱着头埋进书中,去寻找那些知识的养料。从古至今、贯通中西,从浩瀚星辰再到辽阔大海,然后一点一点渗透到身体里,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书的气息。我想,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如此了吧。
所以,当你觉得自身的棱角够锋利时,去看看那些站得比你高的人吧。如果也曾想站在那些人的位置上,那还得把棱角磨的更加锋利些,而读书便是最佳的磨刀石,这也是读书的第一个意义。
2.
我经常遇到一些机会,没有深情的挽留,有的只是短暂的擦肩而过。当我看到别人伸出双手拥抱它之后,才猛然回头去寻找逝去的缘分,却早已如花似玉不再,已然是人老珠黄。
相对于失败,错过更不值得被原谅。
这就好比眼前满池塘的鱼,却眼睁睁的看着被其他人捞走,错过的原因,可能是为了想要寻找更高效的方法而错过了时机,又或许是对池塘里游得是不是鱼而心存怀疑,又或许…
总之,因为缺乏横向的行业认识或者纵向的资源(这里的资源包含能力,人脉等等)利用,就往往很容易错过机会。我知道,因为行业的知识不够,视野便就窄小了许多,因为底层的逻辑结构不够缜密,行动上就有可能就走了些许弯路。
读书的第二个意义就是为了解决横向的格局问题,让事物更加系统化、清晰的出现在脑海中,其次便是不断打磨自身的内功心法,提炼出适合自己的底层逻辑结构,在任何纵向的问题上都能游刃有余。
3.
读书,同样也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1.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所谓的空间是真实存在的吗?
2.为什么“我”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死后会去哪里?
3.人类生存的意义究竟又是什么?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提出了更多的疑问时,求知欲便会引领我们去寻找更多的真理,而书中的世界藏着他人的思维精华,也是理解“我”的开始。所以,读书就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都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在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实我更倾向于后者。
一本书通常是作者耗费数年或是数十年,将自己几十年或是一生的心血著作而成。虽然因为个人思维的偏差,可能会导致某些知识传递的扭曲,但至少来说,其信息接收的效率远远大于行万里路。
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万里路是无用功,只是相对效率较低而已。优势则是在于直接接触一手信息,切身体会自然所带来的知识信息。
最后关于读书的意义更多的是自身在书中寻求,或许等到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始终未能寻求到读书的意义,便也不再追问了,因为读书本身就超越了去寻找这个答案。
即使很多读过忘了的书,那也是最珍贵的财富,这就像: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大部分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阅读对你的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