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减少出门,才不会碰见同学与认识的人,才不用打招呼,才避免纠结的挣扎与更强的自我否定的痛苦。就算是打个饭那么平常的事情也要趁人不多,算计什么时候去才避免碰见更多的熟人,特别是男生,更别说是默默喜欢的男生
这些时候我不懂如何交流,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不说些什么,真实地表现自己吧,认为那样不友好甚至冷漠,也不是有礼仪的社交;说点什么,刻意说点什么吧,往往会表现出不自然与困窘。越是困窘,越是想掩饰(现在我知道,这是为了维护自尊,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这个),而越掩饰越困窘。表现为不敢看人眼睛,甚至有时脸部肌肉在发抖。
这是大学的经历与感受,就算工作多年的现在,极偶尔也会表现出不自然的社交状况,原来现在的问题可以追溯到从前啊!很多行为也都这样吧!
最严重的一次社交障碍是:一个我挺喜欢的高四同学来我们大学玩,本来就有社交状况的我出现了内心的矛盾,一方面要照顾别人,给人好印象,另一方面我又没有社会与社交的经验,简直像一张白纸空洞无物。为了表现热情,我弄巧成拙,就在对方离开的当天,在关车门时,我把一起游玩的朋友重重地夹伤了。那次之后,发现自己真糟糕。
这种心理情况下的我,看待异性的标准却真的不差。自从大学刚入学没多久,就喜欢上一个男生,应该不止是高大帅气,不止是篮球打地倍棒,而且为人低调朴素、勤奋上进。你看,对自己评价那么低的人也有自己的独特眼光与追求的异性。最后,我体会到,长期暗恋是挺痛苦的,我表白了,还是现在想来很拙劣的表白,没有诗情画意,就只是写了一张字条。
对方很好,第二天晚上约我见面了。那晚月光如水,很是静谧,他没有直接地拒绝,而是说起自己的故事,说起他的前任女朋友。还一直肯定我有勇气,会表白出来。虽然被拒绝——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我没有感到难堪,还更了解对方了。现在我想向对方表达一直没机会表达出的话——谢谢你——维护了我脆弱的自尊!
以前的我对自己评价是那么低,低到地板了,完全看不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现在我明白这是低自尊的人格与表现。究其原因,非常清晰,一是因为认为自己外表普通,甚至说得上不好看,也不懂得打扮加以修饰。现在我明白外表美丽确实可以增强自尊,这也是性吸引的起点呀!
二是因为学业水平及专业能力比较差,可以说在班级里表现挺差的了,原因是我来自化学专业,对自己所学物理专业了解甚少,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也相当低,又没有有效地学习方法(那时很少讲学习方法,没人跟你讲),学习够不上勤奋,所以专业一直是我的软肋。
三是人际交往普通甚至没有交往,没有玩得来的亲密的朋友。现在明白人际交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作为父母,是需要告诉孩子交往的重要性、遵循的原则与技巧的。否则,我的孩子就如同我没有被教育一样会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
之所以工作多年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回忆与反思,是因为必然又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本名为《恰如其分的自尊》的书。经验与多年的反思学习让我认识到我的自尊有些问题,至少需要认识我的自尊,于是开始了认真地阅读。
于是我了解到:自尊的含义,就是对自己评价的总和,它与真实客观的自己未必吻合;自尊的分类,简单的有高自尊与低自尊;高低自尊的主要特点,特别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成功与失败时,高低自尊表现就会有明显的区别;影响自尊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个人的外部条件,包括外貌特征,个人能力与社会地位;高低自尊与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高低自尊的各自优势与局限性;高低自尊的根源,本书强调其主要取决于儿童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没错,一直以来,我都缺少父母的肯定,这让我对自己的认识是偏低的甚至有时是错误的。
总之,这本书让我全面深入得了解自尊,也促发我更深入地通过分析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调整自己,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力源泉。知道我的低自尊表现与来源,如何改变呢?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自尊的公式,它是:
也就是说成功越大,自我要求越低,形成的自尊就越高,而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只与成功有关。所以现在提高自尊的方法就清楚了。一是行动创造更多的成功案例,比如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创造成功,比如认识不同的人提高交往能力从而创造成功,比如定期购买衣服打扮自己打造外貌的成功等等。每个人低自尊的项目可能不相同,那就在自己的项目里努力并行动,做成功就可以了。二是放低自我要求,对自己不要那么苛刻,不要想着一下子就实现愿望,允许自己花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努力才实现愿望,每次只要求进步一点点。这样的人生就没有失败,只有成功,自尊心不会受到伤害反而提高。
本书提醒了一点,对于作为老师的我特别有启发作用。作为差生,内心是比较脆弱的,自尊是比较低的。所以更要想法设法提高学生的自尊,其实一切有效教育的结果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自尊,唯有这样,学生的各方面才会提高。我想,正如书名一样,培养恰如其分的自尊是重要且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