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专门留了下午的课间,把几个常欠作业的孩子叫到跟前,盯着他们一道题一道题补。一个孩子就得耗上整段时间,我稍移开视线,笔尖就停了,要么转橡皮要么抠指甲,非得我念着“下一步算什么”,才慢吞吞动笔。
其实这些孩子一点不笨,补题时稍加点拨,思路立马就通。他们缺的从不是能力,是沉下心写作业的耐心,是“该完成的事要做好”的责任心,说白了就是“懒”——懒得动笔、懒得思考,总想着能拖就拖。
盯着他们补完作业,手指都僵了,但看着原本空白的本子写得满满当当,再想到这能帮他们收收“懒筋”,便觉得值了。教育有时就像“磨性子”,对这些爱偷懒的孩子,不能光催也不能放任,得陪着他们把“懒”一点点赶跑,让他们慢慢明白:认真做事,比敷衍应付更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