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长大的中年人。
时间这东西太奇怪了,妳越盼着它快点,它越慢,小时候一个枯燥的午后都是知了的叫声。
现在长大了,希望时间能慢点,结果它跑得飞快,一路狂奔就拽到了40岁。
一个人如果活80岁的话,那么大体上20年就是一季,过了40岁,人生就入秋了。
秋天应该是成熟的季节。
但所深入接触的中年人,大部分成熟度都不是太够。
中年的内心还住着一个小孩子。这个小孩,根本无法相信自己已经是个中年人了,所以不时表现出与年纪不符的天真、任性、过分矫情。
会因为别人一句话耿耿于怀很久。心理成长追不上生理成长和年龄增长,可能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小孩子不知道自己长大了,大人不想承认自己变老了。在时间的洪流里,活得错综复杂。
关于中年危机:有三个解决办法,努力,知足/认命。
所谓中年危机,说到底是事业或者钱的危机。
一个中年人,事业无成,钱也不太够花,才会有危机感。
那些事业风生水起、钱也用之不尽的中年人,是不会危机的,他们只会觉得天光正耀眼,人生正当年。
所以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想办法多挣点钱,或者努努力,让事业不断向前。
其次的好办法,是说服自己“现在这样也挺好,够吃够用了”,知足常乐。
努力和知足都不成,就只剩第三个办法了:认命。
有一个感悟:人在一定程度上得认命,包括整体命运和个人命运。
整体命运,就是所有人都是要走向衰老和虚弱,这是自然规律。
个人命运,就是一个人此生所能到达的高度,是ta的天赋、成长环境、个人努力、所处时代......综合起来决定的,这个高度会有一个范围,如果不是发生奇迹,人很难跳出这个区间。
就像鸭子有鸭子的活动范围,雄鹰有雄鹰的生命轨迹。不出意外的话,最努力的鸭子也不如最没用的雄鹰飞得高。
女人比男人的中年危机多一项,就是脸。
可以拼精致、拼气质,就别非得跟少女比紧致了,否则容易心情不好。得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哪里厉害比哪里,这有点阿Q,但这是幸福之道。
如果有一天,妳看着自己的皱纹和斑点,一点都不闹心,甚至依然觉得“我还挺美的”,就赢了。
关于朋友:新人进不来,旧人又在离开。
幼儿园的小朋友外表都挺不合群的,不太懂礼貌,也不会社交性微笑,但一遇到差不多大的小伙伴,他们瞬间就能搭起伙来,掏心掏肺地聊,欢天喜地地玩。
但成年人,就正好相反了。
表面看着特热情,跟谁都能笑呵呵地聊几句,但心是贴着封条的,想掏几句真心话,没门。
成年人交朋友特别难。
第一,防备太重,心根本打不开。
第二,偏偏眼睛又很毒,谁有什么心机、猫腻,一眼就看出来了,看出来就忍不住离远点,很多朋友就这样疏远了。
新人进不来,旧人又在离开。
所以到最后,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反而没剩几个。
仅存的几个朋友里,也明确地分出档来:
能说心里话的,不能说的。能一起做点事的,不能做的。能借钱的,不能借的......安排得明明白白。
看不清的人心,就不去看了。解释不清的误会,就不解释了。说不出口的心事,就不说了。
明白一个特别重要的道理:人无时无刻不在困境之中。无论何时,妳的世界里总会有不舒服、不如意的地方,不可能把所有困扰都解决。
第一,大部分困扰解决不了。
第二,这里平了,那里又会鼓,总会有层出不穷的麻烦让妳疲于奔命。
真的。不用什么事都做好,什么人都讨好,什么道理都懂,什么信息都知道。
一个正常人,一天如果做十件事,能做好四件,就是了不起了。应该重点考虑的是做好哪四件,而不是自不量力地去追求十全十美,然后让自己整天被挫败感侵袭,难过沮丧。
最后一个真相:疲惫,孤单,但挺好的。
有个挺扎心的段子:
小时候摔倒了,要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哭,没有就爬起来。
长大后摔倒了,要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爬起来,没有就哭。
准确。
为什么小时候喜欢在人前哭呢?因为别人会心疼妳,会帮妳,会哄妳给糖。
但到成年再摔倒,疼妳的人往往都帮不到妳,能帮妳的往往只想看笑话。
所以掉坑里就自己扑腾着往外爬吧,爬累了偷着哭一场,哭完定好闹钟,明天还得准时爬。
成年人最大的不容易,就是无人可依,必须自己解决问题。
所以他们的口头禅都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