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西域武僧
中日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现代战争,就是甲午海战,这一仗不仅打掉了当时排名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清国北洋海军,还彻底动摇了清国在亚洲东部的统治基础,经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说到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就必须说到朝鲜的李氏王朝。这个通知了朝鲜500年的李家店,最后一代小皇帝高宗李载晃年仅十二岁,李是应作为他的父亲而获监国位。他对外强硬,对内闭关锁国,引发了向往开放的朝鲜臣民的不满,在高宗十年的时候被迫下野隐居。1882年,朝鲜发生反对壬午兵变,一年多领不到军饷的朝鲜士兵,因为嫉妒由日本负责训练的别技兵吃的好兵饷足而叛乱(事实上兵饷问题是因朝鲜官僚贪污导致的),相对开放的朝鲜闵妃外戚集团遭到打压,趋向保守大院君李是应再次出面监国。
壬午兵变发生之际,宗主国清朝立即派遣丁汝昌前往平叛,仅用了月余便平息叛乱,抓捕了大院君,迎回闵妃,逼退了日本。复出后仅33天的李是应成为清朝的阶下囚。
从此,朝鲜政坛则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自由开放为标榜的亲日开化党,一派是以保守自封为原则的亲清事大党。
翻回头再说说日本在这个事件中发生的作用。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的坚船利炮给中国送来了洋务运动,给日本则送去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差别在于,前者彻底开放学习欧洲的文化科技教育哲学,后者则只对对手的技术叹为观止。
明治维新之后,兴亚论风行日本朝野,这一学说认为,日本应该协同清国和朝鲜,共同负担起振兴亚洲的责任。于是有了日本与朝鲜闵妃集团签订协议,训练新军等一系列条款。但是日本在中国的运作很不成功,这个老大帝国固步自封,不屑于日本的提议,只在乎皇朝统治的延续,不愿意在文化科技教育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做出彻底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脱亚论之说风起,日本认为既然中朝两国不求上进,日本就应该独自担负起振兴亚洲的责任,不但应该切割与清国和朝鲜的关系,还应该向欧美一样对待、侵略他们,逼迫他们向开放文明转变。这一脱亚的思想,主导了此后半个多世纪日本的发展战略。
日本的兴亚与脱亚论,反应到朝鲜政坛上就形成了事大和开化两个派别。冲突矛盾也就因此而发。
1884年,朝鲜开化党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并宣布施行资本主义开放文明,但不到三天便被在朝鲜监国的袁世凯镇压。此后,以闵妃集团为代表的朝鲜政坛,依靠着清国撑腰更加有恃无恐,据历史记载,朝堂之内百日之筵席常年不断,戏子伶优欢声不绝。荒野之滨农民生活苦不堪言,路有饿莩。在1884到1894之间,朝鲜各地农民起义达三十次之多,但都被袁世凯监国的朝鲜王朝镇压。1894年,爆发了东学党起义(一个类似于中国白莲教的民间宗教组织),东学党起义的一个政治目的,就是要驱逐日本在朝势力,推翻闵妃政权。而清国则支持朝鲜王朝,镇压东学党起义。而本应与清国和朝鲜王朝站在一起的日本,却希望通过东学党起义达到朝鲜改朝换代,进而走向开化文明。于是,日本派人与东学党联络,希望主导东学党起义的目的。
于是,在开化与事大之间,清日冲突不可避免,最终导致了甲午海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