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会如何对待自己已经分配出去的时间?
我们经常会面对这样的矛盾:要参加一个连续几个小时的活动,不可以拒绝。
那么,你会如何花费这几个小时呢?
你一旦确定要参加这个活动,就意味着你把自己的这段时间的支配权给了别人。是吧,好像自己是自由的,又好像不是。
你是要干干脆脆的投入,尽情的玩耍,还是先持保留意见,做好中途随时退出的心理准备?
有句话叫做,用力学习,尽情玩耍。
我的选择是,如果我喜欢,那就好好玩。决定了,就彻底投资。
然而有些时候,并不是预想中的那么美好。
最近要准备一个活动,每天都要进行舞蹈练习。我的瓶颈在于:我没有舞蹈基础,需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我每天都很努力的跟上进度,不断调整与练习。像今天,就自己私下投入了1个小时,集体练习投入了2个小时。到最后,我开始意识到:如果这么下去,我的其他事项就没有办法好好完成。虽然说高效很重要,但是除了高效之外,有多少可以利用的时间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么,我应该怎么去做呢,既跟得上舞蹈练习,又可以尽可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已有时间?
我想到了:把可用时间最大化,清楚划定每个事项的时间,然后,把已投入的时间最高效化。既然是舞蹈练习,中途肯定会有休息的时候。那么,我可以怎么利用休息的时间呢?
这个想法,有点极端。该休息的时候,就应该好好休息。不过,我是不是可以控制一下休息的时长以及休息的行为?既然最近比较多的是个人练习,那我可以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相对较高的目标,努力在自己划定的时间范围内达成它,如果实现了,那我就结束我的练习。看情况决定是否先行离开。
不同的任务转换,有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转换使用我们不同的脑区。这样一来,最开始的脑区就可以得到休息,然后开始另一个脑区的训练。
---------------------别的想法-----------
时间是属于自己的。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很忙,那么你的忙是怎么样的一种忙?
表面的东西之下,实际上隐藏的又是什么东西?
成长从来就不是说说而已,只有不断去打破自己已有的东西,尝试新的东西,你才能慢慢发现一个又一个广大的世界。
有时候,我会经常说自己忙(有时候甚至是以抱怨的形式),这种影响其实很消极。
当我去看看身边那些做的好的人,才发现,他们的事情比我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是更少的。但是他们不会去抱怨或者念叨自己工作很多,而是一步步实打实的把事情做好。不经意间,也许,我们之间就拉开了巨大的差异。
真正忙的人,也许连自己说忙的时间都没有了。我又何必如此念叨呢?
我要去看看自己所谓的忙,究竟忙的是什么。
把一些东西收在心底,相信行动的力量,用作品去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