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不管你是正值青年,还是幼童或耄耋之年,都无法逃脱的一个现实问题!
你还记得你最近犯错是什么时候吗?是什么原因让你产生了错误的行为?你身边的人又是怎么对待你错误行为的呢?这个错误的行为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法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对“试错”做过相应的实验,虽然是拿动物去做的实验,但是放在对于人类的学习也同样凑效。
今天早上天气不冷也不热,我戴着耳机听着喜马拉雅音频在厨房忙前忙后,等我把饭菜都做好后,盛了一大碗饭和菜,在我出厨房门时,手一滑,饭菜全都撒在了地上,还好身手够快,把碗接住了,碗里还留有一星半点的饭菜,我在原地愣住了…恰巧这一幕全被老爸尽收眼底…
老爸没有半点指责我的意思,把大门打开,把嗷嗷待哺的鸡群放进来,不一会儿,地上的饭菜被鸡战士一扫而空。老爸边打开门,边望着我说:“锅里还有饭,你先吃,我还不怎么饿,待会儿饿了煎一个糍粑吃就可以了。”我僵硬的轻咬着筷子说:“没有菜了…”“家里还有鸡蛋,你弄两个鸡蛋就好了”老爸说着指了指放有鸡蛋的房间。
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有些家庭的家长的做法就会截然不同:你看看你,这么大的人了,碗都拿不稳,你还能做什么??
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会造就不一样结果。
父亲对我犯的错,从来都不是第一时间去指责我,谩骂我,而是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包容我,所以我在做其他的事情的时候,我会变得更加大胆一些,错了就错了嘛,大不了就当积攒失败的教训了,明天的我会比今天的我更加优秀。
像这样的事情,在我的记忆中还有很多,比如,我小时候不小心把钱给弄丢了,来来回回找了半天,没有找到,鼓起勇气向父亲坦白,本来以为自己会被臭骂一顿,但是父亲看到一脸委屈的我,用一种很放松的状态笑着跟我讲:“丢了就丢了呗,还能怎么样…”这让我感到无比委屈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安抚
而有很多人,都向我抱怨过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管的太严厉了。父母越是管束自己,自己就越是讨厌那件事情。有些父母可能会感到很奇怪,为什么自己这么用心的在培养他,他却老是跟自己唱反调呢?觉得自己的小孩子不懂事儿,或者根本就不是那块料。在每一次情绪“火山爆发”的时候,总是会说一些特别伤害孩子内心的话:“你看你,死不中用,什么都不会,你再看看谁谁家孩子,别人怎么怎么好…”
这里这位家长用到了“贴负标签”和“反对比”这两个错误的教育方法!为什么是错误的教育方法呢?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他会觉得我父母说的都是对的,我就是很差劲,什么都做不好,那我还不如不做呢,反正做了也做不好…这是父母给孩子贴上了负标签!
“反对比”就是拿自己孩子的弱点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结果显而易见,拿短处跟长处进行比较,不是鸡蛋碰石头么?喜欢这样去教育自己孩子的家长们请注意了,你这是在公然的让你的孩子对你产生距离感、抵触感!!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没用,自己没有亮点,自己很失败…因为他总是得不到认可!
而我就不一样了,从小就是被放养长大的孩子,父亲从我读五年级开始,就再没过问过我的成绩,之前也是不过问的,是我主动的给他看,他也会说我几句:“你看你的数学咯,才60分…”之后我就再没给他看过我的成绩,因为我得不到我想要的结果——鼓励和认可。直到后来告诉他关于我的学习的事情,是在我高一第二个学期,我拿了全班第一名。我从来没敢奢望过自己有一天还会拿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后来我养成了对家里只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我能取得全班第一的成绩是有很多种原因的,第一个就是父亲对我的学习不管不问,我没有来自家庭给我的学习压力,我的压力都是自己按量给自己的;第二就是我有一颗不甘命运的心,别人说我不行,我就行一个给他看看,用结果让其“闭麦”。还有其他的因素就是当时的环境氛围比较好,老师对我的认可和鼓励,不断试错的决心,以及对他人许下的承诺…
最终的高考,我的数学成绩比语文和英语都要好,只差几分就能拿到满分。这背后鬼知道我曾试错过多少次,一次次被数学伤害的支离破碎的心,还安慰自己“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
过程很坎坷,结果很欣慰。
父亲文化水平不高,小学都没毕业,但是我很庆幸,他没有把他的遗憾和梦想强加在我的身上。在这方面我是自由的,我是有选择权的,我是被允许“试错”的。
说这么多,并不是想去炫耀什么,也没什么好炫耀的,因为人生是一场长跑马拉松,不到最后一刻,都是下一刻的起点。我只是想记录这一刻的感受,时刻学会去感受自己身边的爱,也提醒自己以后不要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人!希望每个人都是在走上坡路,都能遇到一个比昨天更棒的自己!也希望我的故事能给您带来一丝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