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功课《告谕浰头巢贼》
听完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故事大概是讲在一个社区里经常发生偷窃案,社区居民一直反映家里丢失东西,但是丢的大都是食物和少量的金钱。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查发现是一名约16岁左右的男孩所为。为什么会这样,经过调查发现,这个男孩的父母不在了,家里有年老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要照顾,同时还有三个比他小上很多的兄弟姐妹同样需要他。都是未成年人,出去做工,也没人要,同时老人身边也离不开人,所以才有了他今天的行为。后来善良居民们,并没有立刻举报这个男孩,而是自那以后每家轮流在家门口固定位置放上丰盛的食物和少量的金钱等着男孩来拿。故事的最后,男孩成为了这个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为社区的居民服务。
居民用善良和宽容感化了男孩,男孩用成长和服务回馈居民。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居民狠狠地处置了男孩,后果会怎样,结局会怎样?毫无意义会激起男孩的心中的恶,从而做出更恶劣的报复行为。所以善良宽容,慈爱之心可以让一个人弃恶从善,利益众生。
就像阳明先生对待巢贼的仁爱慈悲心,相信他们有不得已苦衷,相信他们本心善良,给机会,给劝告,希望他们能够主动弃恶从善。也让我想到了教育孩子,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因为孩子优秀了你才相信孩子,而是因为你相信了孩子,孩子才能优秀”。所以我们要相信人心向善,看到孩子的行为背后的需求,满足他,感化他,激发的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进取心。而不是训斥他,指责他,否定他,激起他的对抗心,消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