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也举过这个例子: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男孩从开始钉下的37颗钉子,慢慢钉下的数量减少,最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当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带着他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得样子。你生气时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
话语的伤痛就像刀割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误解,而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给
别人开启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语言暴力就像一张网,将我们团团束缚,让我们彼此之间无法真诚的交流。假如我们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体谅和关怀可能就没有那么多误会和无助,我们爱自己的同时也要真诚地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曾经有个人开车去很远的地方见一位重要的客户,路上遇见年老夫妇求助,这个人很犹豫,因为迟到就意味着这个重要的订单就泡汤了,这个人还是毅然决然地将老夫妇送回了家,送完后到了与客户见面的地点后发现,客户竟来的比他还晚,最后令他没想到的是,竟然顺利地和客户签了订单。
我们很容易地就想到这里的运气占很大一部分,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他有这么大的运气,好事就那么容易地降临在他的头上?
我们时常说善良的人运气都很好,这话没有错。
一、善良的人总会爱他人也被爱
因为善良的人具备以下几种条件,正是这些条件促成了运气的成分。
1.心态平和
我们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做事才容易成功,因为冷静地面对问题和耐心地分析判断,所以在别人看来善良的人有很大的运气,其实不然,是因为善良的人懂得心态的重要性,心之所向,无往而不利。
所以别和自己过不去,有一则“脑筋急转弯”:“一个人要进屋子,但那扇门怎么拉也拉不开,为什么?”
因为那扇门是推开的,生活之中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可兰经》里有一句话:“你叫山,山不过来,那你就走过去。”变通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
我们看到很多痛苦的人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来。因为他们自己意识不到这个问题,需要朋友的点拨才可以,所以如果你是善良的人就拉他一把,看他也善良的情况下。
是的,救人是有条件的,任何事物的成立有它基本的道理,任何人不能破坏。我们扶助善良的人,是因为他会回馈善良给其他人。但是,一个恶人,我们救助了他,他可能回馈别人更多的恶,但是这个恶人要改变时,我们仍然可以帮助他改邪归正、弃恶从善。
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佛家的理念,世俗家认为某类人“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犯过一次错也可能再犯,因此,我们要看别人犯错的性质加以应对。
我们不会一棒子打死人,但现实上,杀过人的人,有哪个愿意再靠近他?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就是这个道理。
2.天时地利人和
刘邦之所以能创立大汉帝国,而项羽则自刎乌江,我们可以赞同项羽说的话:“天要亡我”。但是天意真的就是在帮助刘邦么?
不,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刘邦恰好掌握了这个条件而已。
善良的人之所以善良是掌握了人和,人人帮助他,那么他成功的可能性要比单打独斗的人高出很多倍。
我们所有新事物的产生也好,新公司的壮大也好,不仅仅要做到天时地利,更重要的是人和,这也就是为什么善良的人一般都比较拥有智慧的原因。
有的朋友会说身边的人有善良的,没看见他有多聪明呀?!
我这里讲的是智慧而不是聪明。聪明的人喜欢投机取巧,也就是小聪明谈不上大智慧,智慧的人是那些看上去笨笨的,总是指出自己缺点的人,因为他们能将缺点暴露出来,证明他们就有承担它,改正它的勇气,所以,任何人不要按照表面的事情去看待。
3.懂得感恩
我们看到善良的人很少去接受别人的馈赠,因为这世上人情最难还,给多了,自己承担不了,给少了,对方便有微词。
但是我们会去感恩别人的帮助,尤其善良的人会将别人的好都记在心里,表现在言谈举止之间。
他的这种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所以也就更多的人愿意帮助他。
以上观点,大家还认为善良的人就单单靠的运气成功的吗?
当然了如果还有那几分运气的成分在,那是天道在助力呀!
《非暴力沟通》中指出:“万物有灵论的思想”,并认为“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所以有些事情,我们很难说清楚。
二、爱他人的几种方式
1.沟通时不带歧义或贬义。
1)对说出口的话负责
比如如果你突然说了一句:你很大方啊!会让人猜想他这句评论带有几个意思。
如果你将这句评论加上一个理由,那么也就不会让人想入非非,误解其义了。比如,你将自己打工赚的钱捐给希望小学,我觉得你很大方啊!这样听到的人,便能顺利理解其中的赞美之词了。
我们很多时候总是冲口而出,也不经过大脑思考,所以造成我们“人缘不好”、“没有知心朋友”等问题。
2)正确地面对别人犯的错误
很多年前,美国某石油公司的一位高级主管做出了一个错误决策,一下子使该公司损失超过200万美元。当时,这家公司的老总正是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损失造成之后,这项工作的主管人员唯恐洛克菲勒先生将怒气发泄到自己头上,因此总是设法避开他。
一天,这家公司的合伙人爱德华・贝德福德走进洛克菲勒办公室,发现这位石油帝国的领导正伏在桌子上看一张纸上写着什么。
“是你呀,贝德福德先生,请坐。”洛克菲勒对贝德福德平静地说道,“贝德福德先生,我想你已经知道我们的损失了。
对于这件事我考虑了很久,但在叫负责人来讨论这件事之前,我做了一些笔记。”
原来,那张纸上罗列着某先生一长串的优点,其中提到他曾三次帮助公司做出正确的决定,为公司赢得的利润比这次的损失要多得多。
之后,贝德福德感慨道:“我永远忘不了洛克菲勒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以后这些年,每当我克制不住自已想要对某人发火时,就强迫自己坐下来,拿出纸和笔,写出他的优点。当我完成这个清单时,自己的火气也就消了,就能理智地看待问题了。
后来这种做法成了我工作中的习惯,好多次它都制止了我的怒火,如果我不顾后果地去发火,那会使我付出惨重的代价。
很多时候,我们正是需要这种在面对别人错误时的理智,有容人犯错的雅量,才能让我们彼此更加和谐相处。
3)非黑即白的观点已经过时了。
我们从小学习知识,老师就告诉我们不要和坏人讲话,坏人什么样?好人什么样?讲得很清楚,但等我们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才发现,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很不适用,尤其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究其原因,就是一直认为这世界的所有人不是善良的就是凶恶的,然后得出结论:这世界上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明白,尊重自身尊重他人,有容人之心。每个人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人心性本恶还是性本善,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其实人心是兼具善恶的有机体,你给他爱,他给你以善,你施与恨,他还你以恶。
4)切勿揭别人的短处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她们到处说别人坏话,揭人伤疤,将别人的伤疤宣扬地人尽皆知,最后大家总会知晓,也最终远离她。
2.肯定别人自身的价值
每个人身上都有特定的价值,当他人需要你的这份价值时,我们要将他人的需
要能够清楚地了解,只要不伤害到自身利益,应尽量满足,不要作壁上观,冷漠以对。
感受需要使我们与他人的心灵建立起桥梁,是我们了解彼此的方式。我们身边不能没有朋友,朋友是一种分享生活的快乐和烦恼的媒介,我们需要它,更要维护好它。
3.热心助人
对别人更多的关注,热心帮助别人的难处。
我们想要成功,不是单单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希望用自己的能量感染到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过上幸福的生活。
帮助别人不是得到别人的认可,是将他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中去,可能他当时不能理解,只要讲明白,态度诚恳,他自然会听得进去的。
4.传递乐观心态。
我们不要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助力。
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帮助别人就是对他物质的帮助,帮他办了什么事情。但是我想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我希望更多的人为他人不仅提供物质的帮助,还应该帮助他们的精神生活。
怎样帮助创造幸福的精神生活呢,就是传递你自己的乐观心态。
这种心态是有意识去培养的,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的不幸,不是因为她物质生活有多糟糕,而是从内心就厌弃了生活的苦难,只有将乐观的心态注入到生活之中才能让人重新焕发活力,寻回对生命的热忱。
精神能改变生活。
不要以为我是在批判唯物论。
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的心创造的,你喜欢的颜色,你热爱的花草,你喜欢的品位,没有一样不是你内心选择的结果,既然我们周围的环境,生活的方式可以选择,那么我们的心情也可以选择,生气时,不再乱发脾气,意识到便消掉,我们多看看世界的美好,将眼光看得更高更远,心胸也将更加开阔。
其实这样看来,乐观的心态很容易就能降临到我们身上。
将这种乐观的心态传递出去吧,你也许会看到更多的人脸上浮现笑容,孩子们也将更加天真愉快。
不要总是压抑自己的内心,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般痛苦。即便是苦的,把它想象成甜的,也能笑出花来。快乐没有物质的必要条件,只要你的心满足,什么都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