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过境
在文章正式开始之前,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一:我们有自己选择的能力吗?还是从出生便已经被决定了?
问题二:当我们在人生的关节点上做出重大决定时,真的是我们自己在做决定,还是说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将我们推向了它想要达到的结果?
以上就是哲学史上最古老而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
好,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否有自由选择和最终决定的能力?
观点一:我们没有自由选择和最终决定的权利。
记得2011年8月的时候,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那位老师坦言,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排名前列的孩子都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而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不出20年,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穷人的孩子要想成绩好,光能吃苦是远远不够的,起跑线已经低了一个级别。 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这位老师说的内容,可能有些人并不能接受,但现实就是如此。比如在近几年的考试题目中,有加入一些流行词汇和实事,但是“寒门学子”大多信息面狭隘,很多可能都没接触过;再次,寒门学子社会关系匮乏,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观点二:我们有自由选择和决定的能力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下心理学上一个常见的症状——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意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例如:若你自认不是读书的材料,那即使有时间也不会用来温习,因为你认为读了也不会懂,结果考试一塌糊涂,然后你对自己说:“果然我不是一个读书的材料!”
从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人并非被动地任从环境影响,而是主动地根据个人的期望,作出相对性的思想及行为反应,而使期望得以实践。因此,我们是有自由选择和决定的能力的,只要你愿意积极思考。
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愿望?
1.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凡事尽力去做;
2.在做事的时候,不用瞻前顾后;
3.不要太计较得失;
4.不要逃避失败,要勇于面对和接受,并及时做好总结;
5.不要随随便便地吃别人的感情牌;也不要随随便便地背别人的锅。如果更爱自己,更忠于自己的心,人就会变得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