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投机
“投资操作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机。”
大多数时期,投资者必须认识到,所持有的普通股经常会包含一些投机成分。自己的任务则是将投机成分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并在财务和心理上作好面对短期或长期不利后果的准备。
但在很多时候,投机并非明智之举,尤其是在下列情况下:(1)自以为在投资,实则投机;(2)在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把投机当成一种严肃的事情,而不是当成一种消遣;(3)投机投入的资金过多,超出了自己承担亏损的能力。
如果你想试试运气,不妨拿出一部分资金——越少越好——并为此单开一个账户。千万不要因为市场的上涨或利润的激增而加大对该账户的投入。
✍️——防御型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成果
防御型投资者定义为关心资金安全同时又不想多花时间和精力的人。
在通货膨胀时代持有股票比现金更有利。
再次呼吁防御型投资者执行同样的基本折衷策略,即在把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入债券的同时,继续保留相当一部分的股票投资。他们仍然可以按对半开的比例来投资这两种证券,或根据其判断将每一种投资的比例限定在25%~75%之间。
投资者不能期望通过买任何新股或“热门”股(那些被人们认为可以迅速致富的股票),而获得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
防御型投资者只应购买那些长期具有盈利记录和强有力的财务状况的重要公司的股票。
第三种做法是采取“美元成本平均法”,即每月或每季度投入同等数额的美元资金来购买股票。采用这种方法,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低迷时买到比市场高位时更多的股票;而且,他还有可能为自己所持股份最终获得满意的总体价格。这是所谓的“程式投资”。
✍️——激进型投资者的预期投资结果
激进型投资者当然会期望自己取得比防御型或被动型投资者更好的收益。
投资者乃至投机者为取得优于平均水平的成果而经常采取的几种方法,其中包括:
1.择时交易。这通常是指在股价上升时买进股票,而在其掉头向下时抛出。他们选择的大多数是那些“表现”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股票。
2.短线择股。买进那些已经报告或预计将报告业绩增长,或有其他利好消息的公司股票。
3.长线择股。此种方法看重公司过去拥有的良好成长纪录,而且这种成长很可能会延续到未来。有时,“投资者”也会选择那些尚未取得优良业绩,但预计以后会形成高盈利能力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属于高技术行业,如计算机、医药、电子等,而且它们通常正在开发一些被认为是大有前途的新工艺和新产品。)
要想能够持续并合理地获得优于平均业绩的机会,投资者必须遵循以下两种策略:(1)具有内在稳健性和成功希望的策略;(2)在华尔街并不流行的策略。
要想通过买入一只受到忽略因而被低估的股票赚钱,通常需要长期的等待和忍耐;而卖空一只过去热门因而被高估的股票,则不仅是对卖出者胆略和毅力的考验,而且也是对其财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