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突然“砰”的一声,原来是爆爆米花的。玉米粒成为爆米花的原理,是炉内的玉米粒处于高温高压下,但玉米粒的内外压力相同,炉盖被打开,炉内的气体膨胀,被释放出去,压强迅速减小,使得玉米粒内外有很大的压强差,导致玉米粒内的高压瞬时爆开玉米粒,成为爆米花。
小时候,每年冬天,总有爆玉米花的到村子里来,“砰”、“砰”的响声并没有让我产生“玉米粒为什么会变成爆米花”的疑问。那么,是什么时候有了这个问题呢?是物理老师提问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然后,老师告诉了答案,然后,我知道了答案。
有思考,才有问题;有问题,再思考,才有答案。正确答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但不问而知的答案,仅仅是知道了。与不知道又有多少差别?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告诉别人答案?
提出问题是起始,是起点;问题是方向,是目标,是终点。解决问题是过程,是途径。仅仅知道了答案,似乎是到达了终点。其实,正确答案仅仅是到达终点的最短、最快的途径,而非终点。
记得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朝闻道》中,宇宙排险者(制止可能毁灭宇宙试验的高级智慧生物)说,拉响地球危险警报的信号,不是一切科学技术,而是原始人凝望星空的时间。也就是原始人在观察星空,思索宇宙,有了疑问,提出了问题——将逐渐拥有毁灭宇宙的能力。从原始人凝望星空到毁灭宇宙的试验“仅仅一步之遥”(宇宙排险者言)。
当然,解决问题,寻找正确答案也需要思考,但提出问题是指明方向,指出终点,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有更大的独创性和原创性。能够解决问题的人需要尊敬,但与提出问题的人似乎是冠军与亚军的差别。
做为老师,做为学校,让学生知道更多的答案,或知道更多的寻找答案的方法而努力,但又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解决了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钱学森之问呢?)
——“不思进取”,不思,怎能进取?
最后,献上陶行知的一首诗: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