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更进一步支持本章的学习,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以下3个精华要点可以帮助我进行知识的梳理。
精华1
我是经济系与经济所本科毕业,想起经济学,...但是我对经济学的思考主要是根据常识与经验,而且我确信我会在这里写下很多经济学家不会同意的看法。
【启示】避免固化,避免让自己陷入框架。
精华2
长期经济周期的长期变化很难预测,而且预测这种变化的正确性也很难评估。短期的经济周期起伏也一样,任何人都无法一直比其他人预测得更好。
【启示】预测无效。还是要以证伪思维,珍重经验给予的启示,能以避坑的态度去一步一步踏实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
精华3
人们试着努力预测每年的变化,就是潜在投资获利的来源。
【启示】所谓"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要有第二层次思维的重要。当我们看许许多多人都往哪儿去的时候,他们的动态,是支持我们去判断周期的位置。
思考❶:影响经济潜在长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作者在2009年1月,就有针对这个问题做了综整性的归纳。因素有:
总体环境
企业成长
借贷的心态
投资的普及
投资人心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是影响经济有着潜在的上涨趋势,但这个趋势并没有直线发展。像是作者有说句:我在市场的四十多年并不是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例如,1970年通货膨胀达到16%,两年内,股市的市值直接腰斩。1979年还出现股票之死的口号...但是现在呢?2021年的股市,持续蓬勃发展。
思考❷:短期经济周期的因素又是什么?
除了「出生率」和「「生产力」,作者进一步主张,我们能从心理学、情绪和决策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影响短期经济周期的因素。例如:财富效果、存货的视角都是造成短期波动的原因。
思考❸: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哪句话?
"为了投资成功,人们不见得是正确的,所以只要比别人少错就好。"
如果用第二层次思维,来深刻理解这句话。我看到的是不断不断避开错误。怎么能支持做到不断不断呢?让我想到「自我吞噬」的理解。
苹果创始人Steve Jobs曾说过,如果你不自我吞噬,那你就会被其他人吞噬。
无论对于公司还是对于个人,你过去取得的一点点成就,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一文不值。所以,如果你不是第一个打倒过去自己的人,那你就只能等着别人成为那个人。
感悟:
能否创造价值,是比担心结果如何更重要的问题。如果把重点放在,考虑自己做的事,是否能够给其他人创造价值,那你就不会对改变的结果有那么多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