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逛了一圈,感受到浓烈的思乡气息,那是平日里被生活艰辛压抑着的情感的释放。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远的故乡,远方的爹娘,默默的守望,在这样团圆的节气里。
小时候,我们渴望长大,觉得长大了自己就无所不能,我们就像风筝想要看上边的风景,想要挣脱线的束缚。
长大后,我们发现长大一点也不好,要面对那么多压力,你以为你是个宝对别人充其量只是根草,不努力你就举步维艰。
于是,你努力,你奋斗,你无视别人的冷眼,你肯吃别人吃不了的苦,你的条件再一点点改善。没那么苦了,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你拨通那个电话的时候,当你想到父亲母亲的时候,你忍不住想哭,可还是笑着说,“爸,妈,我在这里很好,你们不用担心”。你最怕回答的问题是,“孩子,你啥时候回来”,因为你给不了他们承诺。
苦着累着倒还罢了,受委屈的时候,你真想桌子一掀,霸气的来一句,“老子不干了”。可是,你没有那样的勇气,因为你知道你还有挣钱养家糊口的责任,职场不相信眼泪。
你做梦都想回那个小城,那个生活节奏很慢,很闲适的家乡,可是你不敢回去,因为你知道那里容不下肉身,尽管远方也容不了灵魂。
想的再多,也下不了回去的决心,还是先奋斗吧,在这个地方先扎下根,但你的心其实还在那个叫做“故乡”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你的爹娘,有你的过往。
若干年后,你已在大城市过得风生水起,扎下了根,孩子也在已经长大,可你的故乡,对他(她)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写在“贯籍”一栏的地名而已,你魂牵梦绕的地方,对他只是个名词,他难以懂得你和那地方难以割舍的感情。
孩子会长大远去,可他还会留恋这个他长大的地方,因为你的他乡成了孩子的故乡。这便是轮回,我们长大后就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之所以称为“路上”,因为我们很难到达这个终点。
所以,常回家看看,在团圆的节气里,在平凡的日子里。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陪父母,不要把他们留在你回不去的故乡。他们陪你长大,你陪他们变老。除了父母家人,没有什么更重要的。
中秋夜,我寄相思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