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和神话——我们心灵的表达
梦和神话并不是无意义的,它们实际上是我们心灵的表达,为了更好地了解自我,了解人类历史,我们有必要掌握这门象征性语言。
象征,就是用一种外在的事物,去代表内在的体验。
理解梦的语言是一种艺术,并不容易,它也需要知识、天分、实践和耐心。
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开创者,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幻想满足,它的功能是保持睡眠。因为精神中审查者的存在,许多欲望被压抑到了无意识中,不能被我们察觉。而梦,就是把那些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通过包装、扭曲和重新拼接组成新的内容,以逃避审查机制来满足本能的欲望。
弗洛伊德对意识和无意识的划分,以及无意识冲动在形成梦境过程中的作用的解释,都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对现在的心理学也有很大影响。但是他把梦仅仅理解为非理性的性欲冲动的满足,这又太狭隘了。之后的很多心理学家,包括荣格和弗洛姆,在这一点上都和弗洛伊德产生了决裂。
荣格不认为无意识就是幼稚冲动,做梦就是这种冲动的宣泄,相反,他相信无意识的心灵有时候更加智慧,果敢,比实际意识的洞察力更优秀。
荣格认为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只是一种个体无意识,是个体自身被压抑的经验和记忆,而人格深处其实还有更遥远的积淀,那不是来自个体,而是人类作为群体代代相传的深刻经验,这就是他所说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不是个人被遗忘的意识,相反,它是个人心灵深处一直存在但我们始终意识不到的部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它才能被唤醒和激活,他认为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源泉,就是来自集体无意识。而梦在他看来,就是通往集体无意识智慧的大门。所以,他认为梦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它根本不怀有欺骗人的意图,而是尽其最大能力表达某种东西,只是我们不懂无意识的语言。
梦中的我有时候反而比梦醒的我更有智慧,更有预见性。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梦代表的就是非理性的欲望,而审查者则代表理性的力量。审查者代表的是社会规范和权威的内化,它的功能就是压抑原始欲望的冲动。但弗洛姆认为,审查机制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非理性权威内化的审查者,不但不会让我们更聪明,反而让我们变得更愚蠢,变得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
在睡眠的时候,因为审查机制的松动,所以我们最好和最坏的东西都会突显出来。相比清醒的时候,我们可能少一些理性和规范礼仪,但是会更加聪明果敢,更有洞察力和判断力。在梦中的我们可以更聪明智慧这一点上,弗洛姆的观点和荣格是一致的。但是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两个人的看法有根本差别。荣格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在梦中听到了超越我们自己的声音,这声音来自更高明的智慧。而弗洛姆却认为,我们听到的声音并不是什么神秘智慧,而是我们自己的声音,是清醒时被非理性的权威压抑和掩盖的声音,是我们内心真实的声音。
所以弗洛姆对梦的观点是,梦是我们所有心智活动的表现,既可以表现非理性需求,也可以表现理性需求;既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梦所用的象征性语言本身也是中性的,并不一定指向原始性本能,但也未必是什么智慧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