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清晨,五点半。
没有窗帘的窗户,透过来晨曦光亮,即使有桃树掩映,依然明晃晃。
隔着两颗桃树,直接就是大马路。已经开始有三轮车、电瓶车、汽车路过。
闹钟定的是6:15,还早,再躺会儿。睡意朦胧间,思绪万千。
(一)
老父老母,与我们一南一北,一年我们就回来一次。
八十多岁的老人,依然独立,种菜、做饭、洗衣、守着自己和破旧的老家。
知道指望不上我们,所以,有啥不舒服也不会给我们讲。在他们眼中,难得的团圆时光,总不能扫兴吧?
"妈,你的牙还疼不疼?我挂个号,去医院看看吧!"
"不疼不疼,呀,么事儿么事儿。"
"不疼才应该去看看,等疼的时候,医生只管先消炎,先把疼和炎症消下去才能进一步治疗!"
这一天,强制给老人弄到医院,住下来,检查检查。
仅仅回家的这几天,其实,都不够住院看病。
才知道,妈有糖尿病,一直吃着降糖药;
才知道,妈有冠心病,心口疼了好几年了;
才知道,妈不能拔牙,因为有心血管方面的基础疾病。
(二)
心口疼,就意味着心血管的毛病已经威胁到了生命。
也不管妈同不同意,反正就去医院给她挂号,直接带她到心血管科。
因为要做很多方面的检查,所以医生建议住院。
抽血化验、大小便化验、CT检查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两天折腾下来,医生说建议放个支架进去,稳妥一些。结合检查的综合情况,再结合老人的年龄,觉得心血管供血确实出现了问题。
是否真正需要放支架?我们留了个心眼儿,没有立刻答应医生。
队友马上联系当地的熟人,几经打听确实有人在医院上班。
打听的结果是:医生都会建议年龄大的病人上支架。一来是年龄大了,供血肯定有问题。二来放个支架,手术费都几万,比支架本身还贵。
那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是否真正需要支架?
外人不会告诉你的。从内部打听到需要做一个血管造影,造影出来如果血管堵塞的程度很高,就需要放支架。
马上让主治医生开血管造影的单。
但这已经耽误了两天时间。离我们买票离开的时间很近了。
我们也开始焦虑,如果真的需要做造影,那我们就还不能离开老家。
但是后续的安排已经都定好了,如果不能按时离开也会受到影响。
婚姻真的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族的事情。
我们面临的情形是,造影出结果的那一天,正好是火车票离开的日子。
几经纠结,队友说:“你带着孩子先走,我这边等妈的结果出来看情形再定。你不用管了,车票的事情我来退。”
那天一早,我带着孩子离开了老家。一直到下午,队友联系我说造影的结果还好,不需要放支架。
所有人都松一口气,这意味着还没有严重到那种程度,还可以依靠药物来调整心血管的拥堵问题。
老人家离儿女远,遇到大的健康状况真的就非常糟糕。
大的健康问题,其实也是由小的健康问题长期积累起来的。如果说早一点引起重视,也不至于这么快到达糟糕状态。
从客观情况来说,这两老确实让我们非常省心。80岁的年龄,还能让儿女远离家乡,不操心他们。
(三)
"爸,你头上这个胞,去看过没?"
"看过看过,这个胞不疼也不痒,看了也没用,不用管它。"
那光溜溜的脑袋上,突兀地长了个大胞,滑稽地不知所措。
"那你手脚麻的情况咋样了?"
"木事儿,看过了,没有用。"
在老人眼里,看病太麻烦,太费时间,太花钱,还不一定能治。
爸的身体在同龄人当中,算是相当不错了。
但他有手脚麻木的情况,也是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四肢的末梢也许是心脏最先放弃的部位吧。
他自己其实也知道去看病。他看病首选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一般来说就给你弄点儿不疼不痒的药。
为什么不去城里的大医院呢?大医院的现代布局,老人家已经看不懂了。
老人家不会网上挂号,去到大医院也不知道去报到。更让老人家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要一遍一遍的报到?
看医生需要报到,做检查需要报到,拿药也需要报到。“尽浪费时间!”
“再说了,年龄都这么大了,这些身体零部件都已经用了80年了,能不出问题吗?。”老爸总是这样说。
“世界上还没有药能逆转衰老!”
八十岁的老爸,还会拿个放大镜看看书,最近对中学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甚至会做中学的习题。
也许这就是他给自己找到的事儿做。既有体力劳动,也要有脑力劳动。
“我找到一本杂志,你看看。”爸拿出一本发黄的期刊,很得意地说:“这是我当年工作的时候,定的报刊,里面送的一本杂志。这里边的文章都挺好的。”
这是一本八十年代的杂志,有写中央政策解读的,有写机械工程的,有写水利的,还有写舞蹈的,写文学的,挺综合。
我翻了翻,觉得跟爸聊天可能更好。
“爸,你觉得你这一生最有意思的是什么?”
“我没得么意思。”
对于老爸的这个回答我有点出乎意料。本来想引导他说出此生得意的事情或时刻,然后夸夸他,让他有存在感。
也不知道之前在哪里看过一个说话的技巧,大概就是如果对彼此生活不太熟悉的人聊天,如何让人感觉到舒服,那就是谈对方得意的事儿。
看来这个技巧在老爸这里不管用啊!
“那你觉得什么最有意思呢?”
“我觉得亲人朋友互帮互助才有意思。”
我大概明白他的言外之意。活到80岁,我看到了太多亲人离悖的案例。
此时此刻,我觉得很惭愧。虽然老爸并没有批评我们离他这么远,但我觉得,他内心当中是渴望亲情的。
两代人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确实影响亲情,影响照抚。
(二)
对于我来说,早晨6点起来已经算早了。
事实上,老人们更早。真正是"日出而作"。
我原本是想着早上,我起来给大家做早饭,炒鸡蛋。
可往往是我还没起来,老人们都已经起来了,开始在各处咣里咣𪠽。
"我们年纪大了,这房也不想去收拾它了,漏水就盖上塑料布,你们回来都不习惯吧?"
"习惯习惯,你们都这么大年纪了,招呼好自己就行了,其他都不重要。"
"年龄大了,耳朵听不到了,眼睛,不好使了,记性也不好喽,早上你们想吃啥?"
"都行都行,我来做吧。"
尽量去习惯他们的饮食。我会把各种菜都炖的很烂,即便是青菜,我也要煮一会儿。
习惯他们的习惯。五年前的纸盒子,三年前的空罐子,各种用不着的废品家里到处都是。他们早已不记得家里都有些啥了。他们喜欢收藏什么就让他们收藏吧。
生活习惯各方面已经区别很大。我们会努力去迁就他们,我想,他们估计也在努力迁就我们。
生活的距离太近,短时间内可以迁就。可时间一长,必定引发矛盾。
“这肉你们买了多久了?感觉已经不能吃了,还是扔了吧。”
“不扔不扔,好好的,哪里坏了。我吃我吃。”老人家生怕我给扔了,赶忙从我手里拿过去。
那早上我煮几个白水蛋。
结果,剥一个就看到我深色的点。“这鸡蛋坏了,不能吃了。”
“我看看。”老人把白煮蛋拿过去,放在鼻子下仔细地闻闻。“没坏,没什么味,可以吃。”
“我把剩下的鸡蛋都做成炒蛋吧,这白煮蛋对鸡蛋的要求更高一些。炒一炒可以掩盖一些味道。”我跟队友说。
可是我来到冰箱前一看,还有这么多鸡蛋!
大概是为了迎接我们回来,提前买了好多鸡蛋。也许买来的蛋本身就已经不新鲜了,也许是这冰箱已经“行将朽木”不管用了,反正是鸡蛋都已经坏了。
我的娃娃们更是受不了这里的生活,纷纷不愿意在乡下呆了。
那么,两代人之间,最佳的生活距离是多远呢?
(三)
我上学的时候,跟着导师做养老方面的调研。真正是深入农村,走访老人,了解他们的养老三大支柱。
具体调研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收了多少份问卷已经不记得了,当年的同学们早已各奔东西,当年写的报告已落满灰尘,当年的那些结论已经不重要了,唯一记得的,是导师说过的一句话:
"父母与儿女之间,最好的距离,是一碗汤的距离。"
那时年轻不懂。
现在懂了。
父母与儿女,距离太远,没有支持和依靠。距离太近,容易引发代际矛盾,生活摩擦很多。而一碗汤,我做好,端过去给老人喝,不烫不凉,真正好。
两代人之间,既能相互照顾,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
是啊,一碗汤!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碗汤的距离",既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还受到医疗保险地域性影响,还有习惯、适应能力、语言、身体等方方面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