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第十三章: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解析:
孔子说:“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吗?哪里还能看见?如果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将礼制拿来何用?”
反复理解了这一章,在如何解析上做了很长时间的斟酌,才得出了上面的解析结果。可能我的解析会与很多人,甚至是很多大儒们的解析都不一样,但是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我还是坚持保留自己的意见,连自己的不能认同的东西,我又如何能够好好的理解呢?
《论语》中的绝大多数的文字记载都是没有语境的,所以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孔子会说这样的一句话,又是在什么时候跟什么人说的,所以有些人在解读的时候会只是根据所看到的文字去解读,而忽略了别的因素。因此,有些句子的翻译会显得前言不搭后语,非常的不连贯,理解起来也很无条理。
而这一章的另一个解读版本是这样的:孔子说:“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吗?难道这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又怎么能实行礼制呢?”
这个版本与我的解读上有两个地方是不一样的,至于为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讲起春秋时期,大家都知道国家纷乱,大到诸侯国家,下至平民百姓,重利轻义,重土轻德,斤斤计较。可是春秋时期仍然是属于周王朝。
谈到周朝,人们最熟悉的除了推演周易的周文王,伐纣成功的周武王,还有就是制礼作乐的周公了。
周公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孝顺父母,仁爱兄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成功灭了商朝。周武王在伐纣成功二年后去世,武王的儿子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 。
周公摄政七年,在他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周公当政七年后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周公制礼作乐”。
这一套礼乐制度的建立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为华夏文明留下了“礼仪之邦”的美称。
孔子的一生最为崇拜的人就是周公,他所推崇的也正是周公的礼乐文化。周朝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之后,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只有天子可以出兵征伐诸侯,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说法。
可是到了孔子自己所处的年代礼崩乐坏,各个诸侯国之间烽烟四起,互相征战,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同为周朝朝诸侯国,同为天子亲眷,彼此之间不是睦邻友好,而是像仇敌一样的厮杀。诸侯国的国君之间已经没有了伦理纲常中的长幼尊卑,互敬互爱,互相礼让。
做为后来人的孔子,做为周公的忠实粉丝,亲眼看见周公于周朝初期创立的“礼乐文化”传到春秋时期已经衰落到没有了踪影,整个国家已经完全丧失了一个文明礼仪之邦的气象,这个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了忧虑和愤慨的。
我相信这一章表达的就是孔子对礼崩乐坏的一种失望。
到处是争名夺利,战火厮杀,国与国之间难道就不能礼让和平相处吗?哪里还能看见能礼让的诸侯国?如果同是一朝诸侯都不能相互礼让保持和平,又将周公所留下的礼乐文化置于何地呢?
这既是一个慨叹,也是一个深深的质问和疑惑。孔子感叹着礼乐文化的没落,也疑惑着那些为了财富名利发动战争的人在祖先的礼制面前将如何自处,又将如何去教化天下苍生。
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类比到我们的工作中来理解。
假如公司本来制定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可是公司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结果公司的管理变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还能看得见规章制度的作用吗?很显然是看不到的?可是如果大家都不按照定下的规则行事,这些规章制度订了又有什么用呢?
变换成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是不是发现如果自己在面对这样的事时,会与孔子发出一样的感慨,疑惑和质问呢?
理解“之乎者也”中的每一句话,我们似乎需要更多的去体会那段历史,也才能试着从孔子的角度去剖析社会并解读孔子的内心世界,而不仅仅只是猜。
习惯性的带着同理心去理解别人,哪怕他是两千多年前的圣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