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无核黄皮,广东省郁南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郁南无核黄皮原产于郁南县建城镇,树龄已有100多年历史,仍然生长旺盛、挂果累累。郁南无核黄皮以其果大、肉厚、味美、无核的特点成为黄皮中的珍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用途。郁南无核黄皮在1960年广东省水果资源普查时发现,专家确认属广东省优稀水果之一。2004年06月0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郁南无核黄皮”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郁南无核黄皮除鲜食外,可制成果脯、果酱、果饼等食品,并可制成具有芳香特色、药物显著的清凉饮料。郁南无核黄皮每百克果实含维生素c43.8毫克,并含有多种果糖、氨基酸,具有消食和胃、健脾、消疳积、消痰化气、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等功效,其梗、叶更是消暑解毒凉茶必备之品,其叶芳香通窍 据调查考证,
郁南无核黄皮原种母树,是郁南县建城镇人曾乃桢,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卸任乐昌县县长后回家乡建城兴建“干园”别墅时,由其同僚赠送一批良种水果品种其中包括桂绿荔枝、无核黄皮植于其“干园”别墅内,现无核黄皮树仅存两株。两株母树一大一小,其中较大的一株母树高约5米树冠约7米。
树干粗壮,距地面60厘米处树径为26.7厘米,
然后分叉成三主枝伸展,形成自然圆头形树冠,叶色浓绿,枝叶茂盛,树势强壮,每年均开花结果,产鲜果约125—175公斤。这两株郁南无核黄皮原种母树
郁南县已作为优稀水果母树重点保护,并向广东省农业厅申报。
广东省农业厅厅长司徒绍和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曾多次亲临郁南县建城镇对郁南无核黄皮原种母树进行考察,认定郁南县是无核黄皮原产
,并提出了保护开发对策。数百年树龄的古树,对研究当地气候、物种演化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情感和乡愁。
古树名木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科研价值。作为森林资源中的瑰宝,古树名木是自然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是一座城市和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
对于一座城市,一个村庄来说,有没有几棵古树,让人一眼望去,便会生出一种沧桑的感觉,这就是文明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