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知道思维导图,也大概明白它的画法。但是因为得画中心图,感觉有些麻烦。
而我也算完美主义者。既不喜欢麻烦,又不想将就。
于是,我与思维导图的距离,越来越远。
这都是没参加一周思维导图群前的想法。
可是参加之后,前几天全部处于临摹状态,也没什么太多想法。
直到结营后,但还想跟着画,得自己找内容,也不再临摹,全部都是自己做。
就自己去有书上听书,听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后。我就特别想画一张这本书的思维导图。画完之后,感觉有点想法了。
一张自己动手、动脑后,画出来的导图,感觉真挺不错!
我因为前天太忙,没做思维导图。但是,有些事情,既然已经坚持,我就不想给自己任何理由而暂停。
我想着能补一天算一天。于是找个简笔画,画完后,开始提炼关键词。快写完的时候,突然觉得,我对思维导图,真得越来越有感觉。
明天一定要把昨天落下的,也补完。
刚刚画完了两张思维导图,感觉也没那么麻烦了。回家的路上,我对自己说“以后至少每天画一张思维导图。”
我现在明白了清浅导师说,一天不画思维导图,就觉得少了点什么的意思。
也明白画了四百多张思维导图后的婷婷,是多么的有成就感!
思维导图,和线性笔记真的不同。
因为在你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得自己提炼关键词,或是用书上的原词,或是自己重新组织语言。但这些,一方面可以加深你对书上内容的记忆;另一方面,这些五颜六色的图案,使你以后也愿意回看这些内容,也就又有加深书中印象的可能!
下午的时候,看着我从3月1日开始画的思维导图,五颜六色的,真的好好看,也很有成就感。
我这才画完11张,就已经喜欢上了思维导图。而且,从网上买了文件夹,以后我的导图就都放在那里!
而线性笔记,大多数都是照着原文抄的,即便有些是自己写的。但是因为一行一行、密密麻麻的,事后能看或想看的时候,真得很少!
所以,没学思维导图的人,都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