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是一种“在家修行”的佛法,简称“人间佛法”,实际上人间佛法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关键在于“心中有佛,心中有信”。围棋的门槛很低,儿童和成人都可以学,任何时候都不晚,学到哪一级别都可以获益……
人间佛法,区别于“脱离尘世,山中求佛”的行为,是一种积极的带有责任的修行,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而非个体对社会的索求。越是有能力、有话语权的人,越要像老子一样谦卑自省,如履薄冰,以宽容心、慈悲心看待众生,放下自我,放下成见。执着的偏见者如不醒悟,因你而产生的社会负能量足够大时,你将陷入万劫不复。
“佛教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的宗教!”
围棋亦是如此!没有棋手因为输棋而不再下了,为什么痛苦还要下呢?因为围棋不断带来信心、希望和欢喜!宁愿用输棋的痛苦去换取这份希望!而那些真的止步于棋前的人亦可说是无缘。
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培养优秀的孩子,需要有好环境,好老师。
侮人不倦就是毁人不倦,事事包办代替的告知结果是吃力不讨好,辛苦了带来的是对孩子的残害。放手吧,顺其自然。做到点燃就好。
围棋本身就是一个游戏,父母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来探索这个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孩子需要的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感觉。
这种在一起的陪伴感觉,是孩子产生兴趣(无论是围棋还是其他)的重要前提和根基,尤其是启蒙初期。给他们准备好棋盘棋子,放上一本书,棋中自有乾坤。
三千年前,人类三大文明几乎同时起源,《易经》代表东方文明的源头,《圣经》代表西方文明的源头,佛教起源于印度,发扬于中国。为什么围棋和这些最伟大、最长久的智慧都生于同一时期呢?它们有什么内在关联么?
多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围棋内在的基因,发现了它的核心密码,坚信围棋是一部无字天书,隐藏着伟大的奥秘,它不仅是一部游戏版的《易经》,体验版的《道德经》,更是一部人间佛法!无视围棋存在的,也就忽视了文化的古老传承;走进又离开的也就无缘于这本天书;忽然着迷精进的也就是与佛理有缘相通。一切都是定数使然。
中国围棋等级分第一人时越曾说,他信奉的真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对这八个字的理解,应该是刻骨铭心的!在围棋顶尖的世界里,时越的力量数一数二,以“龙”哥(场均一条龙,杀或被杀)闻名于世,职业棋手能杀者众多,但是“勿施于人”却是最难的,能做一头谦逊的狮子才是无敌的,这“勿施于人”便是最高的佛法吧!
佛渡有缘人,既有缘又何来强求?来去自然都是缘,顺其自然。老师只是引渡,是否能够自渡就全看缘浅缘深和各自造化深浅了。
你来了,我们欢迎;你走了,我们挥手告别。在这条缘份的路上,我们只是导航者,上船、下船皆是自由选择,皆缘于自心无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