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十七讲》第三讲《韦庄》。

#海底两万里#【伙伴共读第41天】

        前两讲叶老师解析温庭筠的词,温庭筠的词比较客观,他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到韦庄的词,就有了有了主观的抒情,他拿词写自己的感情,这已经是词的诗化的一个进展。

比如《女冠子》两首:

其一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其二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还有他的《荷叶杯》《思帝乡》,都像日记似的,直接、率真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从字面看,这些词在写男女感情,那它有没有深远的托意呢?叶先生以为有。正因为词之言长,它带给我们想象想丰富,余味悠长。

        从《思帝乡》再讲: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词中讲的是个女子去春游,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我当春心萌发的时候,我愿找一个理想的对象,要看一看哪个青年能足以让我托付终生。如果选中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决心大,“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可是,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讲,不只女子才“许身”,自古多少有为的男儿“许身”给明主、国家,“许身”给他的理想抱负!叶先生以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范仲淹《岳阳楼记》为证,也以当代的杨振宁、李政道为证,说明我愿意为理想而奉献,纵使没有回报也心甘情愿。所以韦庄的词可以说表达的是直接的真率的感情,是主观的抒情,就是把词从温庭筠那种客观的没有个性的歌词推进了一步。

        接着,叶先生推荐一定要看的是韦庄五首一组的《菩萨蛮》。叶先生认为在读这五首词之前,一定要先熟悉韦庄的生平,要了解这位作者的生平,经历,他的生活,他的感情。因为在读中国的古典文学时,除了对于语言文字文化背景应该有一些了解外,对于中国的历史也应该熟悉。

        这五首词是一个整体,字面看写的是一个悲哀的爱情故事,他暗含了韦庄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感起承,是前后呼应的。比如第一首的前半首:“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而第五首末句:“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他忆的就是“美人”吗?不尽然。张惠言说这是当唐朝灭亡,韦庄留蜀(王建立国前蜀,任韦庄为相)后的寄意之作。结合韦庄的生平是有可能的。那么他忆的可能是前朝(唐)。因为最后两句“凝恨对残晖”中,“残辉”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里有一个语码的作用,它暗示着一个君主、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衰亡。而“君”字可作“你”解,也可作“君主”解。

        总结:韦庄的词不但表现了一种感情的品格跟境界,而且有的词中也是有很深远的托意的。他把歌筵酒席之间的没有个性的歌词,推进了一步。



                            【阅读记录第271天】

                                            2017.8.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欣赏小词的方式 一个艺术的作品都要透过一个读者,一个观赏者,才能够给他以一个美学的价值。词更是如此。但...
    亲亲氧气阅读 799评论 0 3
  • 韦庄生平及成就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
    门扉孟晶晶阅读 463评论 1 0
  • 摘要 温庭筠、韦庄二人都是晚唐诗人、词人。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才思天成,然终生未仕进。他通晓音律,因而在晚...
    林敬仪阅读 1,762评论 0 1
  •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
    楚熙有出息阅读 581评论 0 4
  • 我是傻狍子,今天和可爱的小女生一起去图书馆啦,感觉她萌萌哒,我太愚蠢啦,这么晚才认识这么可爱的女生啊,感觉自己是猪...
    一身荣誉阅读 3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