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有声
8月7日晴
立秋。
电线杆上的燕子明显很少很少了,原先挤挤挨挨的成百上千只,如今剩下稀稀疏疏寥寥可数,仿佛一下子约好一起远行了。
明明天气还很热,它们是怎么感知气候变化的?
8月10日 晴
七夕。
午间,我的左邻居,她送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汤圆是绿色的,是用七种青草药加糯米碾出来的粉做的,吃起来有特殊的青草香味,也是大自然的馈赠,这是客家人七月初七的专属味道。
记忆中的那味道啊,那是非常有仪式感的,母亲一定会提前采摘这些青草药材,艾叶,南颈蒲等等植物叶子,有些我记不住名字了,然后做成汤圆或粄,是每家每户都会去做的七月七味道。
大人们都说,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食物。
时光渐渐,记忆犹新。
8月17日大雨
中元节,以节日的名义关了店门,回了侯北家里,家人亲人团聚一堂。
午后,家门口远远看见了她,一个招手便往她家走去。
雨,一直下,我和她坐在她家门口的四角雨棚里闲聊,望着远方,听着雨,远山雨雾蒙蒙,近处小花园生机盎然,结满累累果实的木瓜树挺拔有姿,有蜻蜓冒着雨低飞,秋天的雨有诗情有画意,还有清凉的味道,怎一个妙字可以表达?
那个充满诗意的女子又发来她的新作,还告诉我写了我,她怎么知道我偏爱蓝色的?
8月22日
处暑。
燕子们都飞走了,剩下一对和一只,望着空荡荡的电线,心里莫名的有些惆怅,又要过好久好久才可以见到它们了。
秋日启程,春日归来,思念又深又远。
8月31日 晴
夜九点多,一对情侣至小店,点了面和肉丸,男孩告诉我不要放葱,当我快弄好时,女孩又重复对说不要放葱,女孩笑笑解释:“他是茶阳的,声音软软的,我怕你是百侯人听不懂”。
我也笑了:“听得懂喔,软硬都可以。”
心里忍不住又笑了,小店立足江湖十余载,迎四方来客,俺不晓讲,听还是可以的嘛。
9月3日 晴
中午,外地一家三口至小店午餐,点了三份面三份艾草汤,一家人边吃边感叹艾草好吃,最后还把碗拿起倾斜给我看:干干净净。除了几枝茎,叶子全吃完了。
“那是啊,客家人的青草汤和树根汤,是刻在骨子里的灵魂汤呢。”我接过话回答。
9月7日
白露。秋渐渐。
傍晚,坤婶送来一把嫩绿的青草,是来之前采摘的,上面还挂着雨珠,她知道我店里特别需要青草。
就在昨天下午,她还冒雨送来一把自己种的香葱。
走路要十分钟左右呢,要穿过小巷,要撑着伞挡雨。
我们不过是相识而已。
我那笨拙的嘴当时只会说“谢谢”。
心里只是谢谢吗?当然不是。是长辈对我生活的特别关爱,是无以言表的感激。
9月10 晴
黄昏,街灯亮起,店里来了一对父子,父亲坐在轮椅上,儿子推着。
他的儿子普通话告诉我:他们是百侯人,他的父亲出生成长在百侯,父亲是军人,现在九十七岁了,十八岁到河北石家庄,这一走就是一辈子,十年回一次家乡,我是第一次带父亲回来,老屋就在梅河边上观音亭那附近的《迎生》。
略停,他们又问我:“《迎生》老屋知道吗?”
“知道知道,去百侯中学的路上”。
他的父亲用正宗的百侯声点了一份汤米粉,并且交待我要煮软些。还念念叨叨糯米糍粑、忆子粄、鸭松羹等等美食,说会在百侯停留一个月。我停顿了一下又忙开了,后面他说的谁在侯北谁又在侯南,我一个也没有记住。
老人家一看气质就是不一般,原来是军人,九十七岁了,坐姿还笔直。
但愿我还能下一次再见到他,或者还在小店。
9月17日 晴 午间雨
中秋节,给自己放了假,回了侯北家里过节。
午后,乡村里逛了一圈,随手拍了几张。
每个瞬间都觉得好美啊,蓝天白云下,池塘戏水的鸭,乡亲门口满架的扁豆花,路边的野草,鹅妈妈携着一群鹅宝宝走过村路,我的目光抚过又抚过,脚步停留又停留。
9月22日 雨
秋分。
风轻轻,雨在下,一念君好,一念君安。
9月30日
时光匆匆,那些流淌的瞬间,有小欢喜,有小感动。
明日是国庆了,日子会忙一些,为生活努力吧。
国庆2日 晴
兄妹俩风尘仆仆从省城回到家乡。
一下车便直进店里。
腌面,肉丸汤。
是想念已久的乡愁。
她对我说:“家都还没有回呢,每次回来先来你这里报到了。”
“感谢哩!”
这样的粉丝谁不感动呢?
国庆6日 晴
1. 小园子里,一只蜻蜓造访。
是稀有的中国红,是国庆红。
这耀眼的红,夺目,美丽,我称它为中国蜻蜓。
2. 国庆归来,凤飞姐看我来了,糯香普洱,蜜柚佐茶。
她就坐在我对面,我们讲生活,讲日常,讲远远近近。
静静的时光里,有清风,有明月,有大海,有星辰。
还有我心底悄悄的喜欢:她是个有情有趣的人。
她那好听的声音里,有温暖,有光。
相识这些年,回家乡几次,便来看我几次。
有趣的灵魂遇见。
10月8日 寒露 夜微雨
往梅河走了一会,路灯依旧温柔,河水依旧缓缓,两岸人家,灯火可亲。
至半路,微雨飘飘洒洒,折返,好在出来时多披了件衬衣,脱下往头上盖,雨中漫步,属于一个人的浪漫,挺好。
微微雨,微微风,寒露日,还有我深深的思念,愿君安。
10月9日 阴
中午,三个妇女进店吃午餐。
我正在打包食物,先坐下的女士对我说:“我很饿,可以先弄我的吗?”我看送餐时间还来得及,暂停打包的先煮了她的,接着继续打包,不过是两三分钟左右,我一个回头,人已经离开座位了,碗里的面也吃完了,仿佛这人没来过一样,我不禁惊叹了一句:“这么快,这可是滚烫的汤面啊。”
同来的俩人笑着异口同声回我:“她哪里是真的饿了?她是赶着要去打麻将。”
“什么?为了赶着打麻将,竟然跟我说饿极了。”我一时转不过弯来。
难怪吃面那么快,原来是麻将催她了,并不是饿极了。
10月17日 晴
早晨,三个老妪来店里吃早餐,其中一个女士付款,问我多少钱后,只见她从裤兜里掏出手机,直接对着二维码扫微信,嘀嘀秒付款,动作一气呵成,丝滑,这番操作直接让我惊呆,
目光悄悄扫视阿姨:粗布衣,银头发,满脸褶皱,是岁月刻下的痕迹。
“阿姨,您多少岁了?”
“八十多。”
“啊,阿姨好厉害。”我拿碗的手停了一下。
心里不禁被她的动作惊艳了,原来,不会用手机是一种时尚,会用手机也是一种时尚啊。
10月21日
我只是给了她一个打包盒,她念念不忘回来吃早餐。
是昨天下午,我和友人正在喝茶,一位五十出头的妇女跨进小店,问我能不能卖一个打包盒给她。
我取过打包盒递给她,小小物件,哪里要收什么钱。
她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连声“谢谢…”。
走出店门,还特意回头望小店店名,一边还对我说:“我记住了店名,明天我来吃早餐。”
一个打包盒而已,回来吃早餐,那不过是客套话吧,我并没有放在心上。
今早上八点左右,一个女士进店点了面,我一眼认出就是昨天那个女子,她说:“我来吃早餐了,感谢你昨天给我的打包盒。”
‘10月23日
1. 霜降,秋安。
早晨起来,真的有点秋的意思了,温柔的风儿夹着一丝清凉,短袖外面披多了一件衬衣。
2. 是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背着书包正穿过街道,手里的豆浆刚吃完,她把吃完的豆浆盒放在地上,然后抬脚用力踩上,“叭”的一声响,引起了路人回头,店里的客人也望出街道,小女孩露出得意的笑容,一边拾起踩过的豆浆盒不紧不慢扔进了垃圾桶,一边还回头望着我们。
大人们都笑了,谁小时候没做过类似这样的事情?
她把童心踩响,然后大步上学去了。
我在厨窗里望着这一幕,忍不住也笑了。
直是可爱又有点调皮的小女孩。
11月1日 晴
认识好多年了。
是一对快乐夫妇。
永远是满脸笑容。
一辆小四轮半开式老人车,里面有拉杆箱和其他物品,车上装了音乐装备,按键一拧,音乐响彻街道。
俩人的行头总是引得路人频频回头,或驻足观望。
不惧他人目光或窃窃私语,一路快乐前行,天天如此。
经过店门口时,见我在炉子前煮面,男子停下前行的车轮,拿出大声公扯着嗓门念广告词:夕阳红演出来了。
被他的快乐感染了,我望着俩人的‘豪车’也笑了。
他还常常停下车轮拿大声公唱几句老歌,唱完又继续前行。
梅河,街道,村庄,到处留下俩人的身影,还有那永远的笑容。
在店里吃面的时候,我曾问过男子,为何要放响亮的音乐,对方告诉我:“他的妻子有些许痴呆迹象,放音乐是为了刺激她的大脑,畅游,是为了她开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11月2日 晴
中午,一拨客人光临小店。
先是一个男子进店用普通话问有没有什么好吃的,间又操着几句广州话,我一一介绍面、老鼠粄、肉丸汤、青草汤、牛杂汤…
听了我的介绍,男子决定点一份牛杂汤和一份腌面,随后随同的大大小小十多人组齐齐到店。
我把男子的食物端至其面前,并递上一碟自制酸辣酱:“这是灵魂佐料,牛杂蘸着吃。”
“什么料?没有听清楚。”
“灵魂料。”我笑了。
“哦,灵魂料,那必是好料。”
同来的客人纷纷效仿,也要牛杂煮艾草和肉丸汤,也要灵魂料蘸蘸。
特殊的艾草清香味,加上灵魂佐料,客人当然是吃得好开心了。
秋菊盛开,满眼欢喜。
我的小园子,我的植物,治愈了我的焦虑症。
2024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