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我用这些方式逼自己多写字,在这里,分享我的做法。
在我看来,书写,是我们退休后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保持的一种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
退休在家两年,这一点,我的感触比较深。退休后,我们与工作时的状态完全不同,尤其在动手和动脑方面,如果没有主动的要去做点什么,以前工作时的这些能力就会处于一种停止的状态。时间一长,就会慢慢地退化掉。
我想,如果我们长期坚持书写,我们的思维和大脑将会始终保持着活力,而我们的语言和文字能力也会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中。
※每天写日记
我很高兴自己,在退休前一个月开始写日记。到现在,写下了近800篇日记。二百页的大日记本,满满两大本。
在日记里,记录着我的生活,我的感受,以及我的不安分。它们既是我的退休生活,也是我实践着的退休生活,还是我思考着的退休生活。
※建立起几本退休生活记录本
在我看来,退休日常生活中,可以整理记录的内容真不少。结合着我长期的生活需要,我给自己确定了一些需要整理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的生活琐碎(生活记事本),旅行记录本,学习记录本等。
这些整理记录,是我退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零碎。这样做,既是我在记录着生活,也是我在规划着生活。退休在家两年,我始终坚持着。
※家人病历记录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退休后,我对于家人病历记录,有了比较明确的记录思路,也确定了相对固定的记录形式和内容。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成员、时间、就诊医院、医生、出现症状描述、医生给出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的检查结果、处理结果等。
病历记录,连同着病历资料(包括检查报告、片子等)一起,就是一份全面而有连贯性的病程记载。
两年过去了,它们,现在已成为了我退休生活的一部分,慢慢也成为了我一种生活的习惯。
我在以往的工作和生活中,早已习惯了使用手写方式来进行整理记录,只是在退休后,我更加认定并依赖起了这样的方式,我坚信通过长期的坚持,它将会带来神奇的效力。
而这个方法,我并没有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我也不知道它与什么理论会吻合,我只是觉得,它既简便又实用。
写于2024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