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我们一起聊聊手的话题。
我们身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手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其灵巧程度让人惊叹!人类太多的艺术杰作都来自于与一双双能工巧匠之手!
在蒙台梭利教室,孩子每天都用手做什么呢?
一个小小的“卷的”的动作,练习了他们的四指和拇指的配合,由细到粗,从抓到握,手眼协调,要卷的紧卷的直。
一个3岁的孩子经过练习,可以和6岁的孩子卷的一样专注,做到一样的程度,他们的内心是十分满足的。一个6岁孩子做的动作也让345岁的孩子效仿,成为榜样。
注:工作毯,一块厚实的纯色毯子。在教室里,使用地面的教具工作,必须放在工作毯上。一,保护教具。二,宣誓是自己的“地盘”,别人不可以动你的工作。
1,拿小木块(轻轻的)。2,手平铺一次性桌布(薄薄的)。3,抬桌子(重重的)。
手有感知的能力(大量的神经元分布在手上),手有控制的能力。同样,一双灵巧的手需要大量的、反复的练习。
五指的抓,五指的握,两指的扣(食指中指),两指的捏(食指和拇指)
0-6岁的孩子,大量的神经元需要完成发育和形成能力,需要更多的触觉体验和经历。
注:6岁之前,儿童的手和脑都是未完成的,大量的神经元链接(各种的控制能力)都在形成中。
“我听过,我忘记了,我看过,我记住了,我做过,我理解了。”
经过多感官(视听嗅味触)同时接触过的东西,人会记忆的更久,理解的更透彻。
且手和脑都符合用进废退的原则,在0-6岁儿童发展的黄金期,让孩子更多的体验和练习吧。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假如没有手的帮助,儿童的智力也能够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可是有了手的帮助,儿童的智力就能够发展到更好的水平,他们的性格也会更坚强。……假如儿童无法使用手,他的性格形成就会处于在很低的水平上,有不听话,没有激情、懒惰和情绪低落等表现,而可以使用手的儿童比不能使用手的儿童发展得快,而且他们的性格明显比不能使用手的儿童坚强。”——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14章 智能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