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当我们面对重要问题保持沉默时,我们的生活便开始上演悲剧了。
人类是群居动物,我们在社会上生存,在工作中、生活中,与老板同事,与伴偶朋友,每天都在进行沟通。这些沟通中有些可能只是闲聊,而有些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对话中,双方往往有着不同观点的分歧,也更容易引发争执,冲突。在《关键对话》一书中将这样的沟通定义为关键对话。
根据书中结构,我想将关键对话分为对话前,对话中和对话后三个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对话前,我们需要明确此次对话沟通的目的。在生活中,很多关键对话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对话双方在沟通中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将沟通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争吵。举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男生发现女朋友在家里不注意卫生,希望通过沟通让女友有所改变。于是展开了以下这样对话:
“亲爱的,你能不能注意点卫生呢?你看这家里都被你邋遢成什么样了?”
“你刚是不是凶我了?”
“我没凶!”
“你明明凶了!”
“我明明没凶。”
后面的画面大家自行脑补。也许这只是小情侣间的打情骂俏,但在这段对话中,男生似乎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的,在是否凶了自己的女朋友这件事上跟女友进行了长达,emmmm,若干时间的无效沟通,这样的沟通到后来可能会演变为争执,冷战,甚至关系的破裂。男生忘记了自己的本来目的只是想让女友注意下卫生,这在我们的关键对话中是不可取的。没有目的作为支撑的对话,犹如失去了灯塔指引的航船,等待它的是暗礁,冰山与沉没。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对话中”的阶段。在关键对话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注意两个点,观察和营造安全感。
第一点,注意观察。我们在对话中需要时刻观察是否还在对话框架内,是否还在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不是毫无意义的争吵;对话双方是否还有意愿继续就对话目的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而不是沉默或者暴力相向。昨天看了一部美剧——《黑色童话》,其中有一个情节,男女主就是否生孩子展开对话。男主希望能和女主一起生个孩子,但是女主是个悲观主义者,她认为世界充满了黑暗、暴力、毒品,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是不负责任的做法,随着对话的升级,对话双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音调也不断提高,而这时候男主开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玩笑,让女主认为男主是在取笑她,最后女主通过准备睡觉为借口结束了这段对话。如果男主读过《关键对话》,我认为在他们情绪开始激动时,就应该提高警觉,“这次对话是否还在对话轨道上?”当对话变为,女主责怪男主取笑自己时,男主就应该明白这次对话已经脱离了轨道。这时候需要做的,是采用一些手段,将对话重新拉回轨道上。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我们的对话在轨道上呢?这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个点——营造安全感。人们之所以中途结束一段对话,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某一方认为这次对话不够安全,比如认定对方是在责难自己,嘲讽自己,不尊重自己。这时候人们采用的手段往往是结束对话,逃避问题,或者冲突升级,恶语相向。就像我们上文提到的《黑色童话》中的女主人公一样。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持对话的安全感呢?首先一个前提,是我们是上文提到的,观察当前是否安全。当意识到当前不再安全时,我们要做的不是继续就问题进行讨论,让冲突进一步升级。而是冷静下来,扪心自问:“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现在是否还在为了达成目的而沟通?我是否说了一些不好的话,让对方认为我不尊重他?” 然后采用一些方法,让对话重新变得安全。这里介绍三种技巧:
技巧一——道歉,当你意识到因为你自己的错误,导致对话不再安全时,你应该暂停对话,主动向对方道歉。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男主,在听到女主认为他开的玩笑是在取笑她时,就应该主动向女主道歉,让双方情绪缓和下来,以便继续进行沟通。
技巧二——对比法。在我们上面提到的《黑色童话》的剧情中,男主就采用了这个方法。在女主责怪男主取笑自己后,他说我并不是想取笑你,而是想让我们的对话更轻松一点。对比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对话中的误会,它由两步构成。第一步,否定部分,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第二步,肯定部分,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如刚才的例子:“我并不是在取笑你”,这是否定部分;“而是想让我们的对话更轻松一点”,这是肯定部分。
技巧三——创建共同目的。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争论是因为对话双方的目的是不同的。为了能让关键对话继续进行,我们需要创建对话双方的共同目的。比如,在《黑色童话》的例子中,男主的目的是说服妻子生育孩子,而妻子不希望生育孩子,因为她觉得当时的环境不适合后代成长。那么我们是否能理解为,女主是希望给予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让孩子能够更健康快乐的成长呢?如果换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是否就能同时达成男女双方的目的呢?
一般创建共同目的有四种方法:
-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进行对话,直到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想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
- 开发共同目的——如果明确双方目的仍无法达成一致,那就想办法开发级别更高的、更为长远的,能够帮助双方避免真正的新目标。比如你跟你的上司起了冲突,互不同意对方观点,但是往更高了讲,其实你们都是为了能让公司的运作效率得到提升,或者让项目能够顺利运行,其实你们的目的在一定层面上是一致的,明确了这点,你们的对话就有了基石。
- 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明确共同目的之后,你应当和对方一起寻找对双方都有力的解决方案。
除开以上两个注意点,我解下来想要讲的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综合陈述法。它由五种技巧构成,如下。其中前三种是关于内容方面的技巧,后两种是关于方式方面的技巧。
- 分享事实经过。事实是最不会引起争议的内容。从事实出发,可以让你的陈述更加具有说服力,也不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比如你发现你觉得你的伴侣老是把衣服乱扔。你就可以讲,亲爱的,我发现在我们家里,到处都能够看到你的衣服。
- 说出你的想法。比如继续上面的例子,你可以讲,”我觉得把衣服乱扔一方面影响了我们家中的整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想要找到一件衣服的难度。你能否把衣服放进衣柜收好呢?“
- 征询对方观点。当你陈述完自己的事实和观点之后,接下来应该鼓励对方陈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产生的想法和感受,让对方参与到对话中来。接上,你可以问:“亲爱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 做出试探性表述。这个技巧要求我们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进行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表明这只是我们不成熟的想法,绝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比如把”事实是...“改为”我认为…“,把”很明显“改为”我有点怀疑是否“。这样一来,对方可以感受到你是在与他讨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而不是将你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
- 鼓励做出尝试。对方双方的坦诚交流是一次对话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的滔滔不绝决不是一次有效的沟通。我们需要在对话中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的看法。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鼓励甚至是请求对方反驳你的看法。你的目的是战胜对手还是展开真正对话,校验标准在于你鼓励对方坦率之言的努力程度有多大。
最后是对话后。对话并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把对话转变成行动和结果。为了让我们对话产生的结果或者说决策能够落实,我们需要进行任务的布置。在任务布置中,我们必须考虑四个因素,行动人,行动目标,行动时间,检查方法。我们在决定好这些要素后,需要把他们记录下来,比如,我们可以使用Teambition等一类的任务管理工具。在关键时间点我们需要检查完成结果,如果有人未能完成约定的任务,我们应该给予帮助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