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下“善与恶”问题。
关于善恶的问题,在“人性不变原理”视频中曾经做过一些分析;之所以单独拿出来再聊一下,是因为所有的社会科学理论,如果你对它的结论连问三个“为什么”,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触及到它对于人性如何的理解,任何社会科学理论,都需要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也必然做出了回答。善恶的问题,或者说,价值观的问题,是所有社会科学必须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
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值得专门做一期,甚至几期视频来聊一聊的。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基督教说人生下来就有原罪,也有说法是,人之初,无善恶。这几个说法争论了几千年,没有结果,估计这样争论下去,再过几千年,还是不会有结果。至于现在,很多关于善恶的说法,已经不是科学或哲学,而是玄学了。
一个问题,几千年都没有让人信服的答案,我的理解,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这个问题难到了极致,所以几千年下来,无数聪明绝顶的人才会绞尽脑汁都找不到答案;另外一个原因,则有些荒诞,那就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但这个原因,很可能才是真的。
因为这个问题里面,隐含了一个假定,那就是善恶在人性之先,或者说,这个世界上存在先验性的,独立于人之外的善与恶,比如说,在宗教里,善恶是被神定义的。
那么,到底是善恶在先,还是人性在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从哲学意义上看“人”,那么,人应该是一样的吗?
我想,人应该是一样的,都是“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
但什么是“人”,就是由人性所定义。
所以,是人性在先。先有人性,然后有善恶。
另外,还有几个原因,是同样也说明,人性应该在先:
首先,善恶都和人有关,一只狼咬死一只兔子吃掉,没有人会认为这中间会有善恶,因为这是自然;但一只狼追着一个人咬,那这只狼,一定是恶狼。
其次,善恶从来都和利益有关,从来没有过无关利益的善恶。 但如果没有人,何来利益?利益不能脱开人而独立存在,善恶自然也不能。有句话,叫做“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换句话说,和平时期好人多,而战乱时期坏人多。问题是,如果能够用善恶的理念来定义人,不管用怎样的善恶理念,那么,不论盛世或者是乱世,好人和坏人的数量应该不会变化,和世道无关。
第三,善恶从来都和群体有关。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人,那么他拿达芬奇的画来烧火,发核弹弄个海啸看着玩,有善恶吗? 谁来评判?
所以,人性在先,善恶由人性所定义。不是用善恶来定义人性,而是要通过人性来定义,什么是善恶。或者说,只有定义了人性,才能够定义,什么是善恶
把善恶这种从人性定义衍生出来的概念来定义人性,或者说,什么是“人”,自然会产生出一个几千年都没法回答的问题,而且,关于人性善恶的五大说法,或者五种答案,其实都有荒谬之处:
第一个是人性本善,其实是在说,好人才是人,坏人是不是畜生?不知道,也许是;
第一个是人性本恶,其实是在说,坏人才是人,好人是不是畜生?不知道,也许是;
第三个是人性无善无恶,其实是在说,人和畜生没什么区别;
第四个是人性有善有恶,其实是说,人既是“人”,又是畜生;
第五个是善恶因人而异,其实是说,一个人也许是“人”,也许是畜生,可以在人和畜生之间不停的来回切换…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理论,它的起点,都是定义出什么是“人”。这个概念,必须适用于所有人。所以,这就是《规则论》的第一个观点: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人性都应该是一样的。
这就是“人性不变原理”产生的根源。
所以,人性不变,善恶只是人性的表现;
最后,复述一下《规则论》提出的人性不变原理:
人性不变,不论中外,不论古今,无论贫富,无论善恶。
这也是《规则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