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的人,绝不会用这四句话安慰人

为什么总有人很会安慰人?

大概是常常需要自己安慰自己。试得多了,才知道别人需要怎样的关怀。

那从来都不会安慰人的人呢?

不是没经历过伤心,而是都没学会应该怎么安慰自己。

总是一不小心,就让好心走了样。

有四种安慰人的雷区,一个更比一个让人抓心挠肝。

1

“我有一次更惨……”

“大家都是这样的!”

聊天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刚把自己的经历说完期待得到反应,结果打开了对方的话匣子。

更别说是寻求安慰的时候。

“你那不算什么,你都不知道,我有一次……”

“这很正常啊,大家都会这样,比如我有一次就是……”

让诉苦人最尴尬的,莫过于对方一定要讲一个更惨的故事——把话题中心转移到自己身上。

一个人在寻求安慰的时候,其实觉得自己是特殊的、受到伤害的那个,说大家都有同感,会让一个人更加不知所措。

潜台词是:你不该这么矫情

来源:The RSA《同理心的力量》

法国中世纪哲学家彼得·阿伯拉尔这样解释“比惨”:

我这样做为的是让你通过比较你我的痛苦而发现,你的痛苦算不得—回事。至多不过小事—桩,从而使你更容易承受你痛苦的压力。

但实际上,当朋友说出类似的经历安慰时,当下的一瞬间或许会有同病相怜的共感,以为得到了理解。

过一会儿会发现,他只是看到了这件事,这件在你眼中的大事,在他看来却是不值一提的一件小事,你现在的难过只不过是在庸人自扰。

比惨对于安慰,更多的是剥夺对方“宣泄”的权利和欲望。

在夫妻生活中,妻子抱怨“每天在家照顾孩子,你知道我有多累吗? ”

丈夫给出的错误回应就是“你以为我在外面上班就轻松了,我一直加班加点地干,每天累死累活的! ” 

妻子向丈夫抱怨,希望得到的是是丈夫的认可和安慰。

但丈夫上来就说自己更累,跟妻子“比惨”,这样说的潜台词会让别人有一种被批评指责的感觉,这样很容易激起双方的逆反心理,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美名其曰安慰,实则是变相的谴责。

不只是在安慰别人的情况下,哪怕是日常聊天,别人说了什么事情,立刻就说自己身上的事,也很不礼貌。

哪怕是真的有共情,也要学会等待。

安慰别人的时候,你不是主角,倾诉的那个人才是。

2

“我之前不就跟你说过,你应该……”

人在寻求安慰的那一瞬间,并不是想来解决问题。

“你应该这样……”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问题”;

被安慰的人此刻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大道理。

youtube 短片《it's not about the nail》

要帮助对方情绪发泄出来,而不是关注事实本身。

《红楼梦》中有一经典情节,晴雯因不小心摔坏宝玉扇子与宝玉发生争执。

袭人劝说“不犯着当着二爷吵,要是恼二爷,也不该这么吵的万人知道”。

结果晴雯情绪更加激动。

后来宝玉不仅不怪晴雯,还找来一堆扇子,让她撕着玩。

晴雯把扇子都撕完了,火气也都发泄出去了,这时候才能听得进规劝。

道理都懂,重要的是顺其自然地帮助对方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

自以为是的安慰,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被家长劈头盖脸一顿痛骂:“我让你认真写作业,少打游戏,你偏不听,这就是不听话的结果。”

在孩子遭受挫折之后只知责骂不知引导,会让孩子自然地选择疏远,遇事隐忍不言。

说教者,无外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更有甚者,则是扮演马后炮的讨厌角色。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

“早知如此,你就应该听我的……”

不仅起不到任何扭转事态的作用,反而会火上浇油,引起听者的强烈不满。

这种行为不仅出现在安慰人的对话中,生活的种种事件中也总有人当这“事后诸葛”。

马后炮的行为本质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心理诉求:贬低他人、抬高自己,和控制欲膨胀。

大多数情况下,诉苦者,已经知道本应该怎么做。

这时候再以“教人做人”的姿态出现,无异于是在伤口上撒盐,让诉苦者的追悔加深。

3

“别想了,过一会就好了”


沟通是一门学问,而输入信息的启动环节,就是倾听。

当对方把所有问题都说完的时候,他就已经做了一次全方位的倾诉,情绪得到了极大的发泄。

让人把话说完,很重要。

常常需要忌讳的就是,“别想了,过一会就好了”,逼得人欲言又止。

即便是出于安慰,希望对方不要再想伤心事,也不该这样阻断对方发泄的欲望。


别人在寻求安慰时,即使我们觉得事情没什么大不了,但在当下,他的情绪依然会继续困扰着他。

哆啦A梦对大雄说,你有心事我尽量领悟,你有委屈我听你倾诉,我愿意成为一直都被你出气的小人物。

这是哆啦A梦能给予大雄的安全感,有问题时都在,难过时就认真地听。

多啦A梦要离开大雄时的自言自语 / 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

在专业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也都必须具备倾听能力,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更重要的是注意倾听求助者的诉求。

当有人需要安慰时,放慢性子,先不要想怎么说,而是听对方说完问题,可以让对方好过一点。

很多事情,只要说出来,伤口就已经好了一半。

找准定位,缩小自己,不要急着转移情绪,多用一些问句,引导对方倾诉,试着引导他们放下焦虑。

事实上,安慰很少能真正解决问题,但人有时候那股劲上来,就是为了发泄情绪。

4

真心丧的时候

那一句“666666”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触碰的地方,他们之所以找朋友倾诉,只是希望那一瞬间自己的负面情绪能被接纳和理解。

有些难过,不适合开玩笑,也不适合一笑而过。

“我今天又背锅,被老板冤枉。怎么每次都是我……”

“666666。”

“我妈又来催婚,让我去相亲。我恨不得当一辈子剩女图个清静。”

“优秀。”

被无解的负面情绪包围时,对方一句“666”,烦恼瞬间倍增。

有些糗事,只能自嘲,不可评论。

有气无力的自嘲,已经是一个人失望到极致的边缘状态,对方一句“你可真厉害”,瞬间击垮心理状态。

流于表面的理解,甚至是有些“幸灾乐祸”的安慰,只是自以为是的善良。

虽然是一种关心,但未免太过残忍。同样是一件事,不同的安慰方式,不同的情绪感受。

比对于小孩子,他在委屈时表达不满,家长用开玩笑的语气说“你倒还挺硬气”。

想要缓解氛围,反而会让孩子更加难过。

Barbara F. Meltz 在书中给出了不一样的方法,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突然在走廊里大发脾气:他一下子趴到地下,又哭又闹,两脚乱踢、两手乱抓。

男孩的妈妈一句话没说,放下手里的东西,与儿子一起趴在地上,她的头和儿子的头挨在一起、鼻子也碰到了一起,旁若无人。

在母亲的无声安慰下,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哭闹声也慢慢变小。

孩子看母亲,母亲就看孩子。孩子坐起来,母亲也坐起来。孩子站起来,母亲也站起来。

最后母亲向孩子伸出手来,两人一起离开了长长的走廊,这时孩子的情绪已经变得非常稳定。

最好的共情,是让他在实际中感受到,“你看,我真的懂你”。

用玩笑掩盖严肃的调侃,是对一个人自尊的第二次挑战。

表达安慰,但不要戳人痛处,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要创造新的伤疤。

5

安慰也有“科学方法”

想清楚三个问题再说

安慰不是一个人“应该做的”,而是一种馈赠。

一个懂得如何安慰别人的人,必然是能够走进对方的心理,体会另一种不同的情绪产生方式。

护理学家 Teresa Wiseman 在关于“同理心”的研究中认为:同理心是与人一起感受。

来源:The RSA《同理心的力量》

具有同理心的人,具有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并且能够控制自己,不对他人的事加以评论。

不同于促使人心失去连结的“同情”,同理心在安慰别人的场景中至关重要:因为在同理心的基础上,还得灵活运用谈话技巧。

来源:《恰到好处的安慰》from Kelsey Crowe Ph.D.

其一,先判断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经历,想象自己在相同的境况下会如何应对。

换位思考,理解需求。

但为了避免适得其反,应当告知对方,自己会如何选择,而并非直接以建议的形式提出。

比如,“如果是我的话,我也许会……”

其二,对于劝解的措辞,一定要谨慎斟酌,视乎聊天的形式和载体,小心调整用语。

言语交际实际上是借助语言手段来进行的认知活动,沟通的双方能对对方认知的背景环境给予理解,交际才能成功。

这也是为什么在微信、电话里沟通,总会造成新一轮战争的原因。

隔着屏幕开解别人,要格外注意对方容易误解的字眼,以免造成误会,并且根据对方的反馈,及时判断对方是否完全理解。

研究表明,人际交往时,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进行的,而语言沟通技巧只占了35%。

尽量面谈。

如果不行,说话前千万三思,确认它不会像“666”的效果一样背叛你。

来源:《恰到好处的安慰》Kelsey Crowe Ph.D.

其三,搞清楚自己的判断思路,是否已经被带跑。

如果对方渴望意见,这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境地。

比如说,一对男女朋友吵架后冷静下来,深夜谈心。

女孩问:“如果我们分手了,你接下来打算怎么生活?”

男孩安慰说:“我不会打扰你的生活,不会再让你伤心。

感激涕零,但 GAME OVER。

正确答案是:“我们怎么会分手呢?”

如果情绪已经被带跑,还是不回答问题为妙。

被情绪裹挟的人向你求助,多半是因为自己还不知如何承担起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

他人的意见做参考,一旦产生麻烦,给出建议的人,就会成为分担责任的那个。

一定要给建议,先站在第三方的立场考量。如果在情绪适当、道理能接受的范围内,你会如何选择。

不能一味顺着对方的思路走,尽量为对方考虑多种现实因素,合理分析、出谋划策。

来源:The RSA《同理心的力量》

谁还没有脆弱的时候呢。

理解了情绪和语言背后的逻辑与“陷阱”,人人都能是善解人意的那一个。

伤心是一个人的事。

但赶走伤心的“理解”,需要两人共同达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To cure sometimes, to rel...
    槽值阅读 35,919评论 101 1,379
  • 晴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虽是丫鬟,但在宝玉房里过得千...
    瘦竹斋阅读 900评论 2 8
  • “31日天气有些寒冷,风有点大,对于今天来说,老天还真是不留情呢,像个女王一样。”以上是我在31日早,上班的路上随...
    团子君阅读 209评论 0 1
  • 在明确了自己为什么写作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我该选择什么题材写作,相信这是困扰很多新人的一个问题。 今...
    玄小妹阅读 10,000评论 1 3
  • 早上,有些疲倦,睡眠很浅,心神不宁,迅速起床后,一天又开始了。今天推送的电影是《忠犬八公》日本版,之前在一个...
    格叽格叽阅读 44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