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中医方面的视频和书籍,越看越着迷,着迷的不是中医的神秘性,而是中医的辨证施治这个理论系统。
在西医普遍流行的当下,中医并没有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不管谁有个感冒还是头疼,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输液,吃西药。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第一概念就是要把病毒立即消灭,我们需要的速战速决,我们忍受不了一点病疼。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这些,因为我们尝到了西医的甜头,我们习惯用抗生素去杀菌杀病毒。一旦我们不这样做的话,我们就会觉的病情康复的太慢了。
我有个亲戚,他有个小孩,从小就开始了这样的挂水生涯,一咳嗽或者一发烧就立即跑到大医院去看西医,不是住院就是挂水。久而久之,小孩的体质变的容易生病,容易感冒。于是接着挂水吃药,由此造成恶性循环,由于病毒对药产生了抗药性,所以抗生素用的越来越高级,药力越来越大。可是是药三分毒,杀灭病毒的同时也杀害了好的细胞,久而久之,对五脏六腑也有一定的损伤,因而身体变成了易患病体质。
小孩本是一个纯阳的体质,五脏六腑还在发育成长,各个防御系统都没有健全,所以很容易受到外邪的袭击,虽然易患病,但是小孩的体质毕竟阳气较足,所以自己解决病毒的能力也较强,有句话这样说的,容易得到的也是容易失去的,通俗点说就是病毒来的容易,消除的容易。小孩的身体的防御系统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也是在自趋成熟的过程。
寒热病毒的入侵正好是给这些防御系统练兵的机会,并且加快了防御系统的成长,所以说感冒发烧是每个孩童时代都需要经历的,只能算成长道路上的一件事情。
然而为什么有的孩子得感冒发烧机会大,而有的却少,这个就是有个体身体禀赋所决定的,除了先天疾病外,绝大多数的病基本上都是不当饮食造成,有的人会说感冒流鼻涕不是着凉引起的么,是的,没错,可是为什么有的人耐寒的能力强,却得不了病呢,有的人容易在外面感染病毒,而有的人又不容易,这个主因都是由于气血不足引起,气血不足归根到底由脾胃决定,脾胃是后天之本,我们姑且不去谈先天的,先天的有父母因数,基因因数所决定的。饮食有节,脾胃吸收好,气血还不充足么,饮食不节把脾胃给毁了,脾胃是一个造血厂,本来可以满负荷生产的,可是机器出了毛病,老掉链子,一天只生产一半了,甚至更少了。那全身五脏六腑,四肢肌肉皮肤这么多地方需要气血的滋养,打个比方,这个细胞一天需要1单位的学养着,突然只有一半了供给,你说他不饿着么,久而久之,这个细胞就衰老的快,死亡的快,全身都这样的,你的免疫系统会好到哪里去呢。
中医讲的正气足,百病无。而正气就是周身气血充足,则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很健康强大,无论什么病毒过来,我们都可以把他们挡出去。
自己强大才是真的强大,如果自己衰落了, 在花钱请谁来消除疾病都是暂时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体质,提高自己的免疫系统,也就是增强自己的气血。
怎么增强呢,这个一时半会儿也是说不完的,关键还是从脾胃着手,也即是从饮食着手。